“陷阱公厕”给游客挖的“坑”谁来填平?

http://www.scol.com.cn(2020-9-16 8:19: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家发
作者:丁家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13日,一段名为甘肃敦煌“专坑游客的公厕”的系列视频引发关注。日前,有游客在甘肃敦煌疑似遭遇“陷阱公厕”——游客停在公厕附近的车辆陷入沙坑,要拖车需向周边店家交拖车费。9月14日,甘肃敦煌市文旅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敦煌市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此事已展开调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罚”。(9月15日《新京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甘肃敦煌竟有人“靠沙吃沙”,利用公厕给游客挖“坑”,收取高额的拖车费,明目张胆地坑害游客。如此乱象有强迫交易之嫌疑,有违公平交易原则。这种专坑游客的“坑”,究竟由谁来填平?当地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必须查明真相,严厉惩处违法人员,还广大游客一个公道。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常态。旅游业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宰客乱象五花八门,严重损害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也伤透了游客的心。甘肃敦煌涉事店家,位于G215国道距离敦煌市70公里处。这里附近有多家沙漠旅游营地,但只有这一家设置了一处公厕,距离道路约50米,游客如需上厕所,把车开进沙地就无法再开出来。有游客反映, 8月份他在敦煌就遭遇过“专坑游客公厕”。当时拖车的费用是1500元。为了息事宁人,他不得不“乖乖掏钱”,事后他反映给当地有关部门,也是不了了之了。

  很显然,附近只此一家公厕,具有区域垄断性,游客如厕别无选择。公厕并没有设置在路边方便游客,而是放在离道路约50米的沙地中,就是在给游客挖“坑”。游客开车去上厕所,最终只有挨宰的份。据敦煌市文旅局回应,事发地点在敦煌至肃北路段,该公厕曾因手续不全被清除过。那么,已经被清除过的公厕为何还依然存在?8月份有游客投诉该“专坑游客公厕”,为什么没有查处?可见,当地相关部门没有严格执法,或许,一纸清除文件发下去,就当该公厕不存在了。正是因为监管上的不作为,让“专坑游客公厕”肆无忌惮地坑害游客。

  “专坑游客公厕”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挖“坑”收取高额拖车费,嫌疑强迫交易。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由公安机关作出治安处罚。视频显示,在这起事件中,双方发生争执,拖车工作人员有辱骂、拍打车窗等行为,属于典型的强买强卖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强迫交易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当地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该尽快查明事件真相,对“专坑游客公厕”强迫交易的违法人员,予以严厉打击,该治安处罚的治安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绝不能袒护和姑息养奸,才能起到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同时,对不作为、监管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问责和惩罚,才能敦促监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日常的监管工作。

  笔者认为,“专坑游客公厕”污染了沙漠,需要刮骨疗伤动真格整治,填平宰客的“坑”,才能清除污染,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当地不仅要坚决取缔这种坑害游客的公厕,还应当从游客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在当地景区路边合理设置部分免费公厕,以方便广大游客如厕,让类似宰客现象不再发生。(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