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减负”被异化为“增负”

http://www.scol.com.cn(2020-9-28 8:44: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安子州
作者:安子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大量的政务APP占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沦为形式主义的帮凶。报道中写道:“一人照管60个手机APP账号、3部手机随时连着充电宝、上厕所开会都不忘‘刷分’,这是部分社区工作者在应付各种形式化考核时的情景。”

  “动不动投票、看视频发截图,时不时让我们回答各种APP上的调查问卷,但内容和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几个基层小伙伴的朋友圈经常做任务求点赞,真辛苦。形式主义要不得!”……本应方便工作的政务APP,为何在一些地方成为基层工作人员不能承受之重?披着信息化外衣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引起警惕。

  针对政务APP、微信群泛滥等情况,虽然多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破解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如,江苏、山东、海南等省份的多个地市也提出了关于减少政务APP数量、减少微信工作群等要求。但是,为基层松绑减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关闭一个政务APP、叫停一个“僵尸公众号”、解散一个微信工作群容易,但是彻底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却并不简单。

  强制摊派、排名考核,是基层电子政务普遍存在的问题。政务APP和公众号迅速兴起,初衷是为让基层工作更加简便,提高办事效率。但由于有些党员干部原有思维没有及时转变,缺乏统筹,一些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工作考核等方式,强制要求基层干部安装、使用,并摊派推广安装任务,使“减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反而被异化为“增负”手段。

建而不管、用而不精,是基层电子政务又一突出问题。一些地方花大力气安装、推广的APP,却成为了“一次性产品”;个别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内容远离群众,甚至成为“僵尸号”。如此一来,既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也徒令基层干部和办事群众难以适应、无从选择。比如,由于参与脱贫攻坚,各级各部门要求在手机上安装的APP起码有十来个,但许多APP安装注册报个数据后就没有用过。

  “减负”不是一减了之,而是对形式主义做减法,对真抓实干做加法。一方面,上级部门、单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清醒地认识政务APP的目的和意义,不能急功近利下指标、摊任务,也不能弄虚作假浮夸作秀。另一方面,在政策执行中,要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声音,了解具体落实情况,适时调整完善,防止“一手减负,一手加压”,避免让基层干部刚刚“减负”,又被迫投入到另一个形式主义工作中去。

  抓落实不能靠“远程指挥”,干工作不能“一微了事”。只有真正理解“为基层减负”的用意,在厘清限度和边界上下功夫,做到真减负、少折腾,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干事创业,进而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