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关于“七夕”那些事
http://www.scol.com.cn(2020-8-26 8:36:0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8月25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早上8点30分,清晨的阳光已撒满街道,天空一片蔚蓝,锦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前排起了长队,不少准新人们选择在今天这个良辰吉日前来“扯证”,为结婚证上的日期赋予上浪漫又神圣的仪式感(据8月25日《四川在线》)。  

  在我们传统的婚姻观念中,选择“订婚”尤其是“结婚拜堂”的日子,甚至是当天的时间节点都是大有讲究的。在很多农村地区,准备结婚的男女家长,不仅要早早去请“算卦先生”确定结婚日期和拜堂的时间,更是细化到男方娶亲队伍所要走的路线。即便是如今在一些城乡地区,迎亲的车队也讲究“来回不同路”,寓意女方嫁人之后就不能再走“回头路”了。尽管这些传统习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有些甚至还是“封建糟粕”,但所表达的依然是对男女婚姻的祝福,希望新婚夫妻今后恩恩爱爱,生活美满幸福。  

  虽然作为现代年轻人,大多都经过了爱情长跑,结婚组建家庭不过是爱情的水到渠成,对那些传统的“旧习俗”早已嗤之以鼻,但对于举办婚礼的日期尤其是代表官方认可婚姻的“领证”时间,非但没有轻易丢弃,反而在融入新的婚姻文化元素的同时,重视的程度甚至比传统更“传统”。比如,举办婚礼的日期会扎堆选在“五一”“国庆”“元旦”等这样具有现代感的大型节假日。而领证的日子往往又会集中在公历2月14日(情人节),5月20日以及农历的“七夕节”,其寓意无不是祝愿爱情的坚贞与美好。  

  应当说,年轻恋人较集中选择“七夕节”领证结婚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起因无非是被牛郎织女坚贞美好的爱情神话所感染。实际上,在我国几千年传统婚姻的“择期”观念中,农历“七夕”是坊间非常“忌讳”的日子。原因我们也都知道,那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见面”的日子。因为织女“违反天规”下嫁牛郎,在凡间与牛郎生下一双儿女后被“王母”发现,随后织女被王母召回天宫,为防止牛郎寻找织女,硬是在牛郎去往天宫的路上“划”出一道“天河”,是的这对夫妻“隔河相望”永不能相会。因为受到牛郎织女坚贞爱情的感动,每年农历“七夕”,“仙鹤”都会成群结队飞到天河,在河上架起一道“鹤桥”,帮助牛郎织女“鹤桥相会”。因为一年中仅此一天,因此,坊间不少地方又将这一天视为“哭别离”的日子。再加上这一时节多雨,古时候的交通又非常落后,而男女成婚向来讲究“和和美美”,自然不会选择这一天“迎亲结婚”。  

  实际上,在传统的婚姻观念中,男女结婚都是经过“媒妁之言”,并不像今天的自由恋爱,即使没有感情也必须要相撕相守一辈子。因为只相信婚姻而不相信爱情,他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理解,还只是局限在“夫妻分离”和婚姻消亡这个层次上。而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态度显然跟我们的祖先是不一样的,相比起名存实亡的婚姻,现代年轻人更相信爱情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尽管如此,面对扎推选择“七夕节”领证结婚的小夫妻,作为“过来人”的笔者,还是想多说一句,牛郎织女既有坚贞的爱情,更有突破门庭观念和经济条件差异的勇气和守望爱情的耐性,作为出生“玉皇大帝”家庭的织女敢于冲破“世俗观念”,勇于下嫁凡间放牛娃,并和其一道男耕女织,粗茶淡饭。这种对婚姻的勇气和态度,并不是所有现代年轻男女能够坚守的,当你们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出大红的“结婚证”,是否已经充分准备好将彼此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而当有一天,因为职业等的原因“天各一方”,是否也能承受长期分离的寂寞,与相爱的人遥望相守?(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