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玩梗”是网络社交“快捷键”还是“阻滞键”
http://www.scol.com.cn(2020-8-4 8:18: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孔德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淡黄的长裙”“无语子”……上网时人们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梗”。“梗”是互联网的产物,指代被高频使用、不断演绎,语义浓缩的段子或流行语。对于“网络原住民”而言,“梗”的存在与使用如影随形,创造“梗”、使用“梗”、传播“梗”十分普遍。

  日前,中青校媒面向全国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2.48%的被调查者愿意主动“玩梗”;26.61%表示“顺其自然”;仅有0.91%的被调查者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8月3日 《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时代,线上聊天逐渐取代线下交流,成为人们沟通的主流形态。这种形态不可避免会牺牲面对面交谈时所流露的体态、表情和情绪。区别于普通文字,“梗”包含层次丰富的所指,这种丰富性或多或少补偿了这种信息磨损,用之得当可以增加交流的默契和效率。

  具体来看,网络社交通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对同一个“梗”的默契使用,能迅速产生共鸣,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作为互联网的孤立个体,人们逐渐养成通过“玩梗”来寻找志同道合者的习惯。在多种媒介交互并行的环境下,“玩梗”也可以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用以达成网络社交中的高效沟通。

  然而,“玩梗”既可以是网络社交的调味剂、催化剂,博得众人哄堂大笑,也可能因其天然带有某种亚文化属性,徒留另一些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云,甚至引发他们的反感。当此之时,“玩梗”具有的不再是大众性,而是较强的排他性。而“梗”的内容生产快、更新快、淘汰也快,以至于一个月不上网,可能跟不上其迭代速度,由此造成的信息焦虑和沟通障碍也不容小视。

  这也告诉我们,“玩梗”究竟是网络社交“快捷键”还是“阻滞键”,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在热衷大规模地“造梗”“玩梗”、使用“梗”精确地表达情绪和想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场合,将其用作建立并加强自己与他人关联、传播人与人之间善意和正能量的有效手段,同时规避其负面效应,使日常的交流回归平常的言语,让交往无障碍、沟通不设限。(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