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屈原投江”又来了,文化传承岂能“再次湿身”?
http://www.scol.com.cn(2020-6-25 9:32: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在大声念完这句词后,穿着黑色汉服的贾治勇平展双臂,面部朝下,扑通一声跳入河水中……6月23日下午,四川省西昌市海河边,41岁的贾治勇再次俯身“投河”,完成了他的端午节“仪式”,这是他连续第四年,用跳河的方式“纪念屈原”。(6月24日《北京晚报》)

  一位身穿汉服的男子,打扮成“屈原的样子”站在江边,他终身一跃跳入“滚滚江水”里。这就是这段引发热议的视频的主要内容。而这样的“屈原投江”的“精彩镜头”,这位行为艺术者贾先生已经演绎了很多年。

  为何要“模仿屈原投江”呢?按照这位“艺术家”的说法,这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呼吁人们关注端午文化。似乎说法也挺“时尚”的。因为,倡导传承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很是火热。已经连续4年模仿“屈原投江”了,真促进文化传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模仿“屈原投江”其实不过是“投其所好”而已。这里的“投其所好”说的是“投”网络的所“好”,“投”受众的所“好”,“投”流量的所“好”。从视频来看,“屈原投江”没有任何新意,还是“年年岁岁花相似”,还是“年年岁岁人相同”。还是“这个人”,还是“这身衣裳”,还是“以往的动作”,还是和前几次一样的视频。然而,就是这段“低劣的视频”、“低劣的模仿”还是走红了,再一次在网络上,在朋友圈,在微信群火爆起来。难道我们不该追问一句:连续4年模仿“屈原投江”,何以还能用老掉牙的手段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第一次的“模仿投江”我们还可以推脱给“很新鲜”,然而都“老掉牙”了何以还是依然红?

  说直白点,还是我们自己“有点无聊”了,是我们的“关注走偏”助长了“哗众取宠”心理。不管是所谓的“肥猪结婚”还是“美女洗车”,不管是“比基尼餐厅”还是“红领巾服务员”,其实我们都知道是借助我们的“不雅爱好”而诞生的。可是,他们不是每一次都成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了吗?是这些哗众取宠的所谓“文化创新”收割了流量的利益,收割了眼球经济的利益,其实作为受众的我们也是值得反思的。

  模仿“屈原投江”不是为了什么文化传承,而是为了哗众取宠。想起这么几个文化传承的极端个例:某地一位市民为了传承文化平时都是“长袍马褂”,而且还经常“牵着牛送儿子上学”;某地一位市民为了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经常“穿着龙袍坐公交车”。这不仅不能实现文化传承,反而会给传统文化脸上抹黑。

  连续4年模仿“屈原投江”,文化传承岂能“再次湿身”?问题还在于,“屈原投江”为何没有被舆论淹死呢?反而是自由自在的畅游?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