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网络述年】升腾的年味需要用心品味
http://www.scol.com.cn(2020-1-24 8:31: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年味,是什么味?是甜蜜,是鲜香,是团聚,也是希望。

  1月19日至21日,鼠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昆明等地考察慰问,给各族人民送上新春祝福。短短三天,深入农村,考察古镇,视察部队,了解年货市场供应……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仔细品味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浓浓的年味,令人十分感慨。

  其实,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南到北,跨越千里,习近平总书记每当新春佳节之时,都会到基层群众中走一走,品一品发生在普通群众中的年味。色泽金黄,吃起来香酥甜脆的“开口笑”,是河北坝上地区家家必备的年货。2017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河北张北县考察时,就品尝了这里的“开口笑”,并且称赞味道很好。在这里,甜蜜是春节的主调,春节临近时,家家户户都会烧起大灶,支起大锅,炸麻花、炸开口笑,用炽热的锅气与香甜的味道装点节日。在中国北方,除了“开口笑”,像江米条、炸麻叶、驴打滚、糖葫芦等这些馥郁鲜香的传统小吃,都是春节的重要角色。

  刚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用木槌反复地击打,直到它的质地变得细腻柔软,而且越来越黏。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考察时,与当地村民一起打糍粑,像这样一锤接一锤,打出的就是浓浓的年味,这是革命老区的年味。在南方,春节的美食大多都是黏的,除了糍粑,还有年糕、汤圆、食桃等。它们大多是以糯米为主要食材,有些再配合甜味的配料。糯米的黏和配料的甜,都饱含着人们对于团团圆圆、阖家幸福的热切期盼。

  在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风俗尽管不同,但年味的特质却一样,北方包饺子,南方煮汤圆,无不是人民群众幸福的表达和对来年好运绵延期盼。但现在每到春节,总会有不少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的足迹感受一下各地群众新春的幸福滋味,我们就会感到,“年味”并没有变淡,只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进行,中国的“年味”也在升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真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年味的“淡”与“浓”,实际上是相对的。一些人说小那时候一进腊月就有了“年味”,那时候的年夜饭更加有味,那时候的春晚超级好看,那时候的压岁钱充满了人情味……对此我们并不否认,但可以说,中国人的“年味”也是在与时俱进。我们也不妨与过去来比比看,过去一般是过年才吃饺子、穿新衣,今天饺子、大鱼大肉却皆是家常便饭,新衣是随时更换。再如娱乐活动,过去只有春晚才是“大餐”,今天却是电影、电视、网络等娱乐节目天天如“春晚”,电脑、手机随时随地都可看。

  显然,现在的“年味”不是淡了,而是更浓更提质了,所谓的“年味”淡了,也是一些人的“口味”要求更高了。所以,“年味”浓淡重在品味,只要你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去用心去细细品味,就会感觉到现在的年味在升腾,越品越浓越美,越品生活越有奔头,越品追梦奋斗越有干劲。(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