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运动中捡垃圾需明确公益界线
http://www.scol.com.cn(2019-12-9 8:16:4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一条种满银杏树的大道上,比醉人的风景更吸引人的,是树下三五成群的年轻男女。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地下,不时弯下身用镊子夹起道路缝隙中的烟头和废纸。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项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Plogging”。(华西都市报12月8日)

  “Plogging”一词来源于瑞典语,是“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的合成词。它的出现无疑抓住了“环保”与“健身”两大社会潮流。而诸多年轻人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社会,也值得称赞。不过,任何一类新生运动从发起到普及,往往会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我们在鼓励“Plogging”的同时,不妨来一点冷思考。

  首先,大面积的普及会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人口基数要大的多,“Plogging”推广之后,我国城市参与者的数量想必不会太少。当大量的健身爱好者齐聚在街头专心捡垃圾,难免会给人行道、行车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交通秩序造成负担。我国志愿者团体组织类似公益健身活动的经验尚浅,“Plogging”背后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其次,会不会与城市环卫工作产生冲突?“Plogging”推广后,必定有人会说它能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可实际上,环卫工作也需要经验和技巧。单纯的捡垃圾,不分类不压扁不处理,缺乏统一规范的回收程序,难免给环卫工人造成重复性工作负担。“Plogging”终究是一类以“健身”为核心的运动,大部分参加者不会从事过于脏乱的活动。最终目的的不同,“Plogging”与环卫工作易产生冲突。

  再次,浮躁的运动氛围会不会变相滋生垃圾?近几年的相关事例证明,总有少数人打着公益旗号,干着破坏公益的勾当。当“Plogging”成为一种潮流,难免会引动一批人,以追逐潮流为主要目的参与活动,进而忽视了本身的健身属性与环保属性。不妨用最大的恶意看,会不会有人为拍视频搞直播扬名,恶意制造并拾取垃圾,借“Plogging”之名吸睛和吸金。

  当然,“Plogging”若能推广,其积极的影响往往比消极的影响更大一些。不过,作为一类舶来品,我们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其进入中国后的适应性。必须通过引导和规范,防止其负面影响的扩大,避免好的公益活动被唱歪了。(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