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体罚不是家长不良教育的借口
http://www.scol.com.cn(2019-12-4 14:36: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万秋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将于2020年4月正式出台修改后的儿童虐待防治法,禁止父母体罚儿童。方案中将“体罚”解释为:“无论父母的出发点是否为管教,造成孩子身体上任何痛苦的行为,无论多轻都是体罚。”(国际在线 12月3日)

  对于日本政府出台的法律,在中国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对此,许多网友认为直接禁止体罚属于因噎废食,适当的体罚有效的。然而笔者认为体罚不是教育的良药,而是家长胡乱教育孩子的借口,使用“体罚”方式才是企图对教导一刀切。

  首先,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自身的错误并积极改正,然而使用“体罚”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童以“害怕”的态度去避免犯错误,进而产生好行为。但实际上孩童无法通过体罚真正反思到错误,也无法真正理解改正的意义。当孩子对体罚免疫时,体罚者造成的害怕就会对儿童失去约束力。而随着儿童的逐渐成长,他们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自我价值判断,也更重视自身尊严,但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用体罚的手段,是在盲目直接地破坏孩童的价值体系,还会增加孩童叛逆的可能性。

  其次,许多家庭提倡适当体罚,但“适当”却难以把握。对于不同的家长和孩童,“适当”的标准不是统一的,对不同的惩罚方式适应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适当体罚”中,仍是家长站在制高点去选择适当的要求,而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体罚即没有可接受和适量一说。

  最重要的是,体罚会给孩童造成难以抹灭的影响。今年2月初,日本千叶县十岁女孩被父亲以“教育为由”殴打致死。因为“体罚”,一个年幼的生命就此消失。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心理上。很多时候父母施以体罚是在生气和不满的心理状态下,这种状态下的父母很容易口不择言,不实事求是批判孩子的错误,而指责辱骂孩童个人。这种苛责在制止孩童犯错的同时也在损害孩童的尊严。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曾说,家长错误惩罚孩子,孩子往往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种方式“回敬”父母。

  孩子犯错误,家长进行教育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惩戒的手段有很多,体罚不是最佳选择。再者,家长应学会控制自我。很多时候体罚源于家长恨铁不成钢、过于愤懑的情绪。孩童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犯错,家长也需理解孩童和正视自我,就像那位因怕在辅导孩子做作业发火而自捆双手的浙江父亲。

  许多家庭提倡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解决的不是儿童的错误,而是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童、如何与孩童沟通交流和相互尊重的问题。家长和儿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孩子的人格,少用体罚能促进孩童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孩童在成长中所需要的淳淳教导不应通过暴力手段来实施,而更应该依靠交流和沟通。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