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给报刊亭有望回归成都街头一些掌声
http://www.scol.com.cn(2019-11-18 8:04: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报刊亭曾是城市的风景:一帧帧漂亮的杂志封面立体装点着小亭门脸,横台上是一摞摞的报纸。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在变化,传统报刊亭生存空间越来越窄。11月12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在值守《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时谈到,未来有望逐步恢复城市报刊亭的设置。(11月17日《成都商报》)

  事实上,最早明年上线的成都街头报刊亭是升级后回归,有望变成无人自助式报刊亭,更加方便。位置主要放在人多、游客多的地方,或成为自助式售卖书籍、报刊、文创产品,也可交费寄包裹,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报纸免费阅读、代收邮件、交水电气费、交话费、代缴罚款等便民服务。

  众所周知,老旧报刊亭困扰着城市,这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一个难题。如今,纸质读物式微,报纸、杂志等传统阅读方式已不再受受宠。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基本替代了纸质阅读。而主要售卖纸质读物的报刊亭,就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口路。各地报刊亭不再以卖报刊为主业,而是卖烤肠、煮玉米及冷饮,甚至出现报刊亭外违规搭建进行违法经营的行为,便民服务变成了扰民乱象。

  然而,报刊亭还是城市的一个文化窗口乃至地标,简单地“一拆了之”并不妥,赋予其身上的文化功能和魅力,利用好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报刊亭的去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选”而是“多选”。生存现状堪忧,数量萎缩,那就转型。对违法违规经营的报刊亭,尤其是那些不再有潜力可挖的,拆除并不可惜。但对那些立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已成为人们深刻记忆的,就该升级改造。

  而报刊亭有望回归成都街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该给一些掌声。城市文化不该做减量而是增量,强拆不如改造;在改造报刊亭时突出文化属性,当给予肯定。读报刊的习惯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哪怕如今纸质读物式微,但喜爱纸质阅读的人并没有绝迹,那也是城市的一种气质。如果消灭报刊亭,可视为对城市书香文化的一种无声消解。报刊亭与城市的正常运转并不矛盾,完全可以通过规划、管理、改造和谐共处。

  如今,构建“书香社会”已成共识,对此,就该把报刊亭作为纸质阅读的一个渠道,为“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助力。即使报刊亭的功能有所改变,不还叫“报刊亭”?当下城市中能闻到“书香”的地方不多了,除了书店,报刊亭算是街道上的“独苗”。如果街道上全是低头看手机的人,这座城市何谈品味?是不是显得“没文化”?(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