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家长态度决定惩戒权深度
http://www.scol.com.cn(2019-11-25 8:33: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红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的情节轻重采用不同惩戒手段。(《中国青年报》11月25日)

  这些年来,教师的戒尺——惩戒权问题一直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对于惩戒权如何运用,坊间一直争议颇大。支持方认为,学校管理必须运用惩戒权,否则将不成体统,形成管理乱局;反对方认为,学生有自己的人格权,运用惩戒权是对学生人格的侵犯。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既列出了“禁止清单”,也列出了“惩戒清单”,无疑这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

  惩戒权是学校的一种手段,这个“必须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何运用惩戒权却是因校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学校纪律严明,校规校训十分良好的学校来讲,惩戒权的运用就会少一些,而对于那些学校管理松弛,学生组织纪律差的学校来讲,则就必须运用惩戒权进行有效的治理,否则学校乱作一团将会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于惩戒权的运用,笔者以为家长态度决定着惩戒权的深度。现实语境下有些家长有“护犊情结”,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半点委屈,老师一旦运用惩戒权,学生本人倒没什么,反而家长有些“受不了”,他们找到学校理论一番,有的甚至大闹学校,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师心有忌惮,从此不敢严加管理,甚至放任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形成了一种不敢管、不愿管的局面,显然,这种做法不利于学校秩序的维护。

  对于家长而言,必须“深明大义”,对学校和老师的惩戒权持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要知道,老师运用惩戒权实在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其健康成长,并没有恶意,对于一些顽劣的学生,如果不用惩戒权去进行有效的管束,那些毫无边界意识的孩子就会野蛮生长。坊间自古就有“不打不成器”的说辞,用在学校管理上则是“不管不成器”。诚然,家长呵护关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呵护关爱并不等于姑息纵容。孩子有了不良行为就要进行管教,防止孩子行为剑走偏锋,这也是学校管理的应有之义。

  鉴于此,希望家长多些包容与理解,放手让老师运用惩戒权。这次教育部明确了惩戒权的“禁止清单”,如果学校和老师违背了“禁止清单”,家长完全可以据此讨说法,如果惩戒权没有越界,是在合理的运用范围内,家长们就要大度一些。要知道,严是爱宽是害的道理,对学生严加管教,学生才会成人成才,反之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在惩戒权的运用上,可以说家长的态度决定着惩戒权的深度。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