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不给救人小学生“见义勇为”名分也需有安慰
http://www.scol.com.cn(2019-11-4 14:10: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维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一名小学六年级男生落水,12岁的同学危急时刻伸手去拽,结果落水男生获救,伸手拽人的同学却溺亡。据报道,溺亡男生的父母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但有关规定却认为,不鼓励、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因此“见义勇为”的申请暂时未得到答复。(11月3日《北京青年报》)

  出于对生命敬畏,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杜绝对他人盲目施救,白搭自己生命,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再提倡、鼓励、宣传未成年人实施与自身能力不符的见义勇为。早在2015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也已经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的条款。应该说,这既是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对青少年的特别关爱。

  可现在问题是,“人之初,性本善”原本就是我们这个人类的特质。眼睁睁看到同伴落水,赶快救人就是我们本能反应,况且,这还是一位少不更事的未成年人,他哪里顾得上多想。所以,在救人不成却把自己性命搭了进去。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顷刻间凋谢,作为家长痛失亲骨肉。其沉重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出于“见义勇为”相关规定,未成人见义勇为不提倡、鼓励和宣传,最终是要防止更多的未成人效而仿之。但是,现在事已至此,我们难道就不能给救人学生家长和亲人一丝安慰吗?比如: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宽慰。人心都是肉长的。救人学生用自己生命换回落水者生命,虽说与我们所倡导的“见智勇为”有偏差,但奋不顾身,一心想着救人的精神还是应当值得肯定的。如果我们对救人学生既同意申报“见义勇为”,又不给予精神安慰和经济补偿,那么,今后有人遭难,不要说奋不顾身施救,就算是“见智勇为”都恐怕少之又之了。所以,在我看来,不给救人小学生“见义勇为”名分也需有安慰。千万不能让逝者家属寒心啊!(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