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编读往来 >> 正文
谈谈“一稿多投”
http://www.scol.com.cn(2019-10-10 7:57: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作为一名网评爱好者,写了三年多的网评文章,用圈友的话来说“一日三餐,一餐一篇”,细细算来也有1000篇左右,有写稿自然就有投稿,投稿遇到最大的话题就数“一稿多投”啦。

  写网评以来,不光是新入圈的,还有不少“老江湖”都会找上门专门讨论“一稿多投”的问题。也与很多人讨论过,有编辑、有职业撰稿人、有单位职工、有大V、有男的、有女的,但没有谁说的清楚、讲的明白。不讨论还好,可以蒙着头一顿乱投,一讨论起来反而战战兢兢,生怕触碰了“一稿多投”高压线。故此,特意来谈谈“一稿多投”,舒缓一下投稿焦虑。

  参加过某个全国性的写稿培训,有圈内公认的“上稿王”曾发表过高见,“一稿多投是必须的,尤其是新人、不出名的人,咋能一投就中”,并提出一个金点子,“群发邮箱可以点那个‘分别发送’”。此“高招”只是解答了发稿前逃避“一稿多投”审查,却没有照顾到上稿后“两家同上”的尴尬。

  其实,说清“一稿多投”,首先一点就是要知道“一稿多投”到底标准在哪里?比如,有的网站、报刊、杂志规定“同城范围不准一稿多投”,有的认为全网之上不能出现“两次”,有的要求“原创首发”的唯一性,总之各有各的标尺,叫投稿人不得不小心斟酌,没有人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一稿多投”的“多投”好理解,然“一稿”的“一”字难掌握。“一”固然是原创稿、第一手稿,不能抄袭、洗稿,这是职业道德、甚至是法律问题,在此不做过多解释。这个“一”根本的还是时效性,从投稿到上稿之间,可能经过一审、二审、终审,再到编辑发稿,过程就得等,等不是不可以总得有个时限,尤其热点稿,在这个信息快速翻页读题的年代,慢一秒就意味着凉了。

  曾投稿给一个号称“一个工作日内审定稿”的网站,奈何等了一天无果,既没“下次再投”的谢语、又没“恭喜上稿”的回复,便赶紧外投,未料翌日两个网站同时上稿。前网站编辑抱怨道,“干嘛非得一稿多投,后果很严重,我要拉黑你”,“冒得办法”就这样莫名冠上“一稿多投”的帽子,还无法辩驳。所以,“一稿多投”并非是写稿人有意为之,有的可能不知还有“一稿多投”之说,有的可能也是时间差和规则理解不同。不管怎样,编辑和投稿人都应对此负责。

  听过一个知名编辑说,“我赞成一稿多投,坚决反对一稿多用”。此语可谓是清流一股,若投稿人听了,必然得给此编送上“写稿人之友”的牌匾。认真想想,此编道出的是编辑的职责和原则。投稿人“一稿多投”可能难以遏制和管控,但发稿权掌握在编辑手中,“弃谁用谁”编辑在其位、“背其锅”,把好“一稿多用”的关口,“一稿多投”自会站不住脚、不复存在啦。网络信息如此发达,杜绝“一稿多用”往往就须“百度一下”,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编辑,亮出“火眼金睛”也是职业素养的要求罢。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评圈怎么说也是“文字和思想的天空”,观点出奇、新颖、别致,但投稿还是不能出格、放荡。投稿人与编辑都得围绕“一稿多投”认真审视一番,有的网站很在意“吃别人嚼过的馍”,那么投稿人就得提高警觉,毕竟“一次多投,下次再无”,就失去一个阵地;对于“一稿多投”没过多要求的编辑,就拿出水准和功底来,以“精品”说话。当然,作为编辑也得信守时间,说好了“X日审稿”就别拖延,若遇变化可邮箱回信;说好“人人平等”就别撕口子,看到热文、大v就放水,那就让规则失去了基石。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