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媒体观察 >> 正文
矢志奋斗拼出新四川
http://www.scol.com.cn(2019-10-1 9:19:02)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作者:蜀平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一

  历史有时像拼图,当时放下的一个个图块,局外人看似孤立,但若干年后,它们连成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卷。

  70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拉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深刻社会变革的序幕。亿万中国人由此焕发出自信的神采,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开始升腾起复兴的气象。从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到建设港珠澳跨海大桥;从造东方红拖拉机,到造C919大飞机;从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到成功抗击汶川特大地震;从突破西方国家封锁,到经受国际金融危机考验……那些追梦的片段,点燃了时代,照亮了生活,映照出美好的未来。

  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我们不仅赞颂壮美的画卷,更探寻由图块到画卷所蕴含的历史前进的逻辑。

  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四川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48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沧桑巨变和9100多万人民生活的时代跨越,是新中国壮美画卷的一个缩影。

  70年来,党中央对四川一直高度重视,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70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拼搏实干、砥砺奋进,为我国建设、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旧貌换新颜”,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在全国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大省;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盆地走向中国西部开放高地;从温饱不足的欠发达省份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的锦绣天府。

  时代巨变让人震撼,历史细节意味深长。在70年岁月的年轮上,我们记住的可能是某些转折点,比如,广汉金鱼公社包产到户,从“吃大锅”变成“开小灶”;10万森工放下斧头,从“砍树人”变成“造林人”。也可能是某些持续延伸的“线”,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将总共9个电子制造业项目中的7个布局在四川,这一基因不断遗传、进化,到今天已成长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还可能是某些被一发牵动的“面”,比如,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此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四川走向全国,从一产业转战二三产业,巨大的人口红利改变了四川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面貌。

  画点、连线、绘面,在今天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我们打开四川发展画卷,汲取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三

  四川松潘县毛儿盖——红军长征途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两个多月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聚到这里,重走长征路。

  1935年8月,面对外有强敌天险、内有分裂危险的严峻考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两次会议,经过激烈斗争,作出北上决定。此后,红军从毛儿盖再出发,穿过草地,向北挺进。北上!北上!坚决跟着党中央。沿着正确的方向,长征,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变成向着光明的伟大进军。毛儿盖地区下八寨乡党委副书记喻青松朴素的话语给年轻记者以深刻启迪:如果方向不对,再怎么用劲都不行!

  定方向才能稳军心,无论在战争年代的生死关头,还是在和平年代的关键时刻,这始终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展的70年,就是坚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跟着理想信仰走、向着光明前途走,高举旗帜的70年。

  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四川始终听从党中央号令,栉风沐雨,一往无前。进入新时代,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推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宏伟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在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全局任务中,在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逐步生根、开花、结果。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四川广大干部群众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不断深化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追随,对标修身律己、干事创业,逐步成长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波诡云谲,新起点上的四川更需要廓清各种迷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航向,保持清醒头脑,方能涵养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四

  1964年,农历正月初一晚,四川自贡市人民公园彩灯亮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贡举办的第一届迎春灯会。置身五彩斑斓的灯光中,自贡市民胡德思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

  亮灯,仿佛一个信号。3个月后,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集中力量进行“大三线”建设。四川地处内陆,多山和深沟,战略资源丰富,被国家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此后10多年间,包括自贡在内的一大批四川城市发展轨迹被改变,包括胡德思在内的一大批普通四川人的命运被照亮,他们豪情满怀,矢志不渝投身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在这10多年时间里,380多亿元财政资金投向四川,一大批工矿企业和产业项目落地四川,更重要的还有一大批科研单位、科学装置和科技人才落户四川。由此厚筑的工业和科技基础,至今仍是四川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担大任才能大发展,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展的70年,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四川扛起一个个国家使命,完成一个个国家任务,乘势而上的70年。

  全面参与国家“大三线”建设及调整改造,打开农村改革、国企改革突破口,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四川在扛起国家使命中抓住机遇,在完成国家任务中增强本领,而后又被赋予更重要的任务,如此交织往复,发展格局不断演变,焕然一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等国家重大布局交汇四川,越来越多的四川故事被写在中国故事的首页,战略后方华丽转身为战略前沿。前不久造访四川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这样理解“前沿”——发展是全球性问题,中国西部的发展走在了对这一问题探索的前沿,期待未来能向世界分享更多成功经验。

  探索求“进”是责任,服从大局的“退”也是责任。上世纪末启动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四川走在最前面。去年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划入面积最广阔。一域之退是为了广域之进,一时之退是为了长久之进。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四川,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找到了担大任与大发展之间具有四川特色的平衡点。最新的故事发生在能源领域。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名片越来越闪亮——四川绿水青山间产出的丰富水能,以及用清洁的水电制造多晶硅进而产出清洁的光能,乃至未来用水电解制成的清洁的氢能,将为全国发展提供海量、可持续的绿色动力,并大幅减少碳排放。与之同步,一个世界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四川加速崛起。

  当前中国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新起点上的四川需要担负更大的责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观大局、谋大势,知进退、懂取舍,方能蓄积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8.0级特大地震。4个月后,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危机。

  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灾害与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叠加在一起。这是一段特殊艰难的日子,但在新中国70年间,这样的重大挑战并不鲜见。多重困难聚集、多条战线作战,这样的严峻考验对四川来讲也不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从2008年起,用了两个4年先后迈上GDP2万亿元和3万亿元台阶,再用了3年迈上GDP4万亿元台阶。此前,四川迈上GDP1万亿元台阶用了58年时间。

  解难题才能上台阶,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斗争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展的70年,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四川直面一个个挑战,克服一个个困难,化危为机的70年。

  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四川这样一个西部大省来讲,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最突出的问题。从打响脱贫攻坚硬仗到决战深度贫困堡垒,解决最困难群体最基本民生难题的过程,就是担起政治责任、抢抓发展机遇,四川发展短板加快补齐的过程。从“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多点多极支撑”到“一干多支、五区协同”,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四川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过程。从七大优势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到“5+1”现代产业体系,解决产业体系不优问题的过程,就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四川竞争力显著增强的过程。这些过程都不抽象,70年间,我们看到一个个决策者迎难而上,智慧且坚定地打逆风球、走上坡路;我们看到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和劳动者,在风雨中磨砺意志、增强本领,愈挫愈勇,继续迎接更猛烈的风雨,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空谈不能解决问题。四川人自古就有埋头苦干、拼搏实干的传统。不仅苦干实干,还有巧干敢干。巧干,强调创新引领。70年间,我们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形成一套动力十足的创新体系。敢干,强调改革攻坚。70年间,我们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行政体制、科技体制、电力体制等改革,形成一套活力十足的体制机制。强大的创新体系和高效的体制机制成为四川抵御风雨、解决难题的撒手锏。食品饮料产业是最古老且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也是四川传统优势产业中遭遇转型问题十分棘手的产业之一。得益于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政策引导,川酒、川茶、川菜、川药、川果等“川字号”产品正杀出重围,加快站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变革,新起点上的四川还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坚持改革创新,保持把困难当阶梯的斗争精神,磨炼攀登超越化危为机的斗争能力,方能迭代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六

  铁路承载着四川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梦想。

  1950年6月15日,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成渝铁路开工修建,解放军及沿线民工共约15万人参加筑路。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祝贺。大路出川,四川加速冲出盆地,随着走出去与引进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便捷,四川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现代化的梦想离现实也越来越近。

  促流动才能聚力量,这是我们落实战略赢得斗争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展的70年,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四川打破有形无形障碍,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脱胎换骨的70年。

  地处西部内陆,四川融入世界的步伐较东部滞后。2000年,西部大开发拉开帷幕;次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川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一个显著标志是,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要“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的重要指示,四川水陆空全面发力,开辟对外开放大通道,对接国内外重点区域先进生产力,构建国际创新合作伙伴圈、国际产能合作伙伴圈,同时以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牵引,推动市场制度规则乃至文化与世界深度对话对接。后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运,加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亿级”进出港人次将成为四川吸引力最有力的注解之一。跨过山河大海,与世界握手拥抱,四川正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盆地”加快变“枢纽”。国际商会世界商会联合会副主席于健龙在几天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上盛赞,四川是一片绽放希望之花的开放前沿。

  “枢纽”定义的不仅是交通,它本质上考验的是服务“流动”的能力。持续优化的交通、法治、文化等硬软环境,吸引全球资源聚集,与当地优势资源碰撞交换,价值增加后又流向全球,世界财富“节点”便由此产生。在四川,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人来了,四川人气越来越旺。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纷纷汇聚四川,随他们而来的还有资金、技术、创意等稀缺发展要素。货走了,四川产品越走越远,越攀越“高”。越来越多的四川产品正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更大程度分享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高阶价值。钱活了,各类资金在四川流动加速,效率和效益持续提升。四川积极融入世界,涤荡盆地意识带来的文化束缚、思想束缚和工作束缚,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驱动天府之国加速向现代化迈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是世界潮流,四川牵手重庆急流勇进,要用成渝城市群冲击世界级财富“枢纽”的目标。

  当前全球互联网经济全面打破时空束缚,新起点上的四川有更远大的梦想。坚持开放合作,进一步破除思想和制度藩篱,在流动中找准优势、进而转化优势,方能激活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力量。

  七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改变了民族命运和历史走向。

  改变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拼出来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同样,四川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四川各项工作,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步新时代,书写新答卷,我们的愿望如此强烈,我们的信心如此坚定。

  此时此刻,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四川70年奋斗征程,犹如一幅长卷次第展开,筚路蓝缕、气壮山河。

  此时此刻,我们回想走过的路,仿佛一个深情的拥抱跨越时空,致敬一路上风雨兼程的人们,接续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勇气和力量。

  此时此刻,我们远眺前行的路,仿佛一声郑重的叮嘱响在耳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拼勇气、拼智慧,拼激情、拼韧劲,拼战略定力、拼应变能力,拼仰望星空、拼脚踏实地,拼出新的美好生活、拼出新的光明未来。

  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拼搏者。

  搏击新时代,拼出新四川!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