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壮丽70年,节庆更当过出文化味
http://www.scol.com.cn(2019-9-11 8:49:1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金九银十,又到一年节庆季。仅仅半月多点时间,中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三个重要节日相依相随,将接踵而至。“三节”寄托了植根于国人内心祈团圆、庆丰收、迎国庆,共筑家国梦的共同情怀,也可让国人过足节庆瘾。特别在新中国70华诞庆典这个重要时刻,如何才能让节庆过得更有意义?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

  时下流行的莫过于“消费主义”。商家看中“节日经济”,一些国人追求节日吃喝玩乐,近几年衍生出的一种将节日庸俗化、物质化、消费化的风气,从“黄金周”“消费周”这些时髦名称中就可窥见一斑。喜庆节日,增加点消费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消费、透支消费、攀比消费,结果往往是让人节日过得很疲累,“节日综合症”于节后久久难以消弭。

  当知,每个节日都有其历史蕴意和特定文化内涵,实不应被物欲横流所阻断,被“吃食节”“消费节”所替代,而更当倡导文化消费,就是在对节日文化内涵的学习褒扬中,深化对节日意义的认识,对民族历史的认识,进而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文化名家冯骥才曾经的忧心,今天尤其值得我们警醒。我国传统节日众多,其仪式感一定不可忽略。如中秋节,能够穿越千年,至今兴盛,就是因其以家庭为主体,以血亲团聚、家国团圆为期盼,传递出深深的家园之恋和浓浓的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广为传诵的诗篇借月抒怀,更承载着民族文化根基和家国情怀。

  即便是诞生才一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其历史根基、民俗基石、现实基础也十分深厚。可以说,在国家层面设立丰收节,节日定在秋分时刻,成为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也是对传统24节气文化和中华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致敬与传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这个节日,势必唤醒国人对民族历史渊源和新中国70年的深情记忆,更利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振“三农”发展士气。

  国庆节,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也凝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壮丽70年,今年的国庆节意义自是非凡,从国家层次到民间,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早已拉开序幕,记者重走长征路、表彰功勋模范、展示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我们的国家从何而来、如何得来,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切答案尽在其中。每逢国庆,广大群众也都要通过游园、观展、唱国歌、朗诵爱国经典等活动,重温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在红色文化洗礼中共同燃烧激情,为国祈福。

  文化是节日的灵魂,节日过出文化味才有意义。节庆文化积淀着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文化是打开节日的正确方式。为共和国庆生,“三节”已经向我们依依走来,让我们热烈拥抱美好的节日,在适度物质消费的同时,节庆更要过出浓香的文化味,让节日的文化涵养我们的精神,让传统文化对接新时代的需求,在节庆中凝聚起我们奋斗新时代的力量。(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