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流动的中国 发展行稳致远
http://www.scol.com.cn(2019-9-3 7:57: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全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深情言语。

  在历史上,中国人除非迫不得已不愿离开故土,是改革开放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没有大批人员的流动就没有繁荣发展的活力。早期的流动是“肚皮规律”使然,哪儿能吃饱,哪儿能吃好就是向往地。因此,发展基础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大规模人员流动输入地。正是由于大量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创造出了250座超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这是流动创造的奇迹。

  中国十二时辰,每一秒都跳动着活跃的因子,每一秒都刷新着庞大的数字。这是强大的流动结果。以民工潮为标志的城乡流动,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出国留学潮和一波波海归潮,使国内外流动不断升温;在不断深化改革的促动下,体制内外流动已成常态,工人大规模下岗再就业,在阵痛中提升了发展质量。无论是纵向流动还是横向流动,通道越来越拓宽,人们驾驭自由的条件越来越充足。人口流动的活跃,意味着发展的活力在不断加码提档。

  人挪活,树挪死,流动激活社会。人员流动的背后,不光是经济基础的变革,也离不开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开放之前,出个门要换粮票、开证明,即便公共运力许可,怕也是“动”不起来。相比上世纪60年代末的知青上山下乡,如今出现的逆城镇化现象,已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学毕业生、专技人员下乡服务乡村,渐成热潮。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均衡发展、城乡联动的必然现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图景次第上演,“流”出了我们的好日子,打造出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

  市场的引导,才会有效益性流动。旧社会,尤其是灾荒年,闯关东、走西口成为中国一大敝景,倒在路上的不计其数,可谓“前赴后继”。这样的流动只能成为历史的一把辛酸泪。如今的中国,流动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生产力配置是动态的,人就不能不动;经济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的,它的创造者自然得跟上脚步。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活力来自转型,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这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瓦解,事实上无法游离人力资源的流动。除了经济转型之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建设生态文明,对社会发展的重视,会使流动更有质量,发展活力更充沛。

  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正在于它是流动的。改革开放以来,GDP平均增速为9.5%,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1997年的不到1%增长到现今的30%以上,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4.5%,并且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与此同时,由消费升级驱动发展业已成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流动的延续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不仅影响和改变中国的社会生态,也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社会支撑。(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