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捐髓救母”就应获得破格录取善待
http://www.scol.com.cn(2019-9-10 7:58:2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家住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门庄村的17岁女孩赵思琦因母亲在今年3月份被查出患急性白血病,需尽快做骨髓移植手术,因手术与高考体检是同一天,配型成功的她选择放弃参加高考。在各大高校开学之际,赵思琦的“命运”迎来了转变。她被河北一所民办高校破格录取了。(9月9日《澎湃新闻》)

  一边是正逢考期的高考,一边是躺在病床上的等待骨髓移植手术的妈妈,“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分,爹娘生咱身,要做孝德人”,时间在此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也让年轻的小女孩面临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择。若是参加手术,就意味着会放弃高考,失去改变人生的一次最重要的机会;若是选择高考,则意味着母亲的手术就无法实施,生命依然处于危险之中,无法得到最有效的救治。此际,作为女子的赵思琦选择放弃参加高考,义务反顾的走进了手术室,用自己的骨髓给了母亲第二次生命 。

  “毕竟高考还可以重来,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女孩的行为足以赢得欢呼与掌声。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作为优良传统,在这个女孩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二十四孝中,有亲尝汤药、卖身葬父这样感天动地的大孝之举,也成为当代人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样本。某种意义讲,当女孩放弃高考机会而“献髓救母”,已然有了传统孝道的现代化演绎,于时代的背景下更有着难得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有善意善念,是否延续传统美德,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而非“语言的巨大,行动的矮子”。于现实来说,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化,也让人情变得日益冷漠,即便是最深厚而珍贵的亲情,也经受着严峻的挑战,以至于“常回家看看”都成为稀缺品,除了“见扶不扶”的自利,还有大量“亲仍在而子不养”的不孝案例,虐待、冷落双亲的也不乏其例,孝道的缺失让人无比忧虑。两相对照,“放弃高考捐髓救母”才会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高低应有两个维度,一是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假若自己置身其间,是否会作出类似的选择,或者在选择是有没有犹豫,会不会退缩,究竟是利他多一点,还是自利多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二是在大环境中占的比例有多大,是不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如此选择,概率性的大小也是极为重要的参照。如果大多数人都这么做,则"捐髓救母"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反之亦然。

  孝道也好,善举也罢,都是道德的核心要素表现,也是最值得传承与弘扬的优良传统。不过,激发道德的自觉性与认同感,不能仅靠个体的思想觉悟,还需要创造外部条件,以起到鼓励、感召和激励的作用。简单来说,只有善待每个善举者,让好人得到好报,而不是“流血又流泪”,才会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让每个人对遵循道德,从事善举而心往向之,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

  “捐髓救母”而失去高考机会,尽管还可以“从头再来”,选择来年再战一次,对当事人也不过是留下了“遗憾”,不过对于社会机制来说,保护与爱护孝道或善心人,不能也不应该让他们有太多遗憾,给予补缺而了却心中之憾,让每一个"捐髓救母"的道德践行者,都能获得温情的善待,都能在破格录取下得到最大的内心安慰与福利给予,则社会就会充满无穷的力量。唯有如此,整个社会才会弥漫着向善向上的良好风气。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