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用挚热的“三农”情怀挺起丰收的脊梁
http://www.scol.com.cn(2019-9-24 8:36: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三农”领域的成就,是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乎社稷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漫长的农业社会,也使历朝历代都深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治国道理。当然,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封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看到农业农民的历史地位,他们所说的“重农”不过是为了索取,重的是农民的“力”不是农民的“利”。这是有案可稽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总结前人经验,顺应时代要求,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科学境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和强国富民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中,都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分量。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情结,把“三农”走向与“中国”走向直接关联在一起,从田间地头问农民的收成,到进入农民家里打开锅盖看他们的伙食,再到坐上炕头和农民拉家常……足迹几乎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声声入耳、字字千钧,凝聚着浓浓的“三农情怀”,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农”强,则天下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翻越的“雪山”、“草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挺起了农民丰收的脊梁。

  今日之希望的田野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改革,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让乡村振兴蓝图走进乡间田野,与群众意愿、需求“零距离”对接、严丝合缝的对接、情投意合的对接。只有这样,才会有凝聚力,才会有齐心合力,才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美丽家乡、叙写美好乡情,让丰收的锣鼓敲亮亿万农民的幸福梦想。

  值此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诚挚的问候,字字含情、声声入心,传递着温暖、信心和力量。只有在“双手沾满泥土”的实践中苦干实干,“在希望的田野上”久久为功,用挚热的“三农”情怀,下好下赢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能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成色更厚重、更实在、更完美,才能让农民丰收的节日更真实、更喜庆、更精彩。(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