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为新中国生态文明贡献四川的美丽
http://www.scol.com.cn(2019-9-28 9:46:1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成都向西130公里,一处原始密林铺展。山林不大,只占四川总面积的4‰,但在四川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却举足轻重。这里是“熊猫王国”——卧龙特别行政区。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个生态类型特区,卧龙一直是四川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试验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跃升之路上,众多像卧龙一样的闪光点,在巴山蜀水间熠熠生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和行动。

  生态美自然生活美。如果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住不到宜居环境,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全面小康社会也不会如期到来。四川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为“千河之省”,70年来,四川在中国生态地图上的地位重要——“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状况影响大半个中国。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关系9100万四川人民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也事关四川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更牵动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有哲人说过:“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四川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70年来,四川在中国生态建设中的探索不断——率先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首个划定生态红线……绿色发展征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勇担使命、不懈前行。如:率先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从连绵丘陵到巍峨群山,巴山蜀水正在铺展更加秀美壮阔的绿色画卷。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污染容易治理难。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牵挂着四川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殷殷嘱托,不论是到四川考察,还是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以及对四川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指示批示,都反复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民心所向,更是使命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四川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一路顺风”的,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还是土壤污染防治,都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因而,绿色的探索,以率先者的姿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绿色的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绿色的合奏,共绘青山绿水、诗意栖居、永续发展的美好图景,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在四川已经成为常态。今日之四川,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你追我赶的行动,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四川力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诗意栖居、永续发展的美好图景一定能够绘就。(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