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扯住冒牌民宿下乡的腿
http://www.scol.com.cn(2019-8-12 7:52: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全林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领下学习制作竹器、鉴赏漆器、学习功守太极……日前,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慢游新天府 感受新成都 百万市民游成都”之乡村旅游民宿主题体验季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据悉,此次活动由多位“新青年”和“老成都”组成乡村旅游体验官,走进竹编之乡成都崇州道明镇,用两天时间感受了一回绿色自然的乡村旅游。

  在政策和需求助推下,乡村旅游热已经兴起。乡村市场渐成旅游市场一块大蛋糕,乡村旅游正逐渐从单一业态发展至拓展增值服务,但其背后的供给问题亦颇多。从政策和行业实际情况来说,这场乡村旅游的改革已经开始起步,民宿是关键切口。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民间资本纷纷下乡涌入民宿业。本来,资本流向农村对乡村振兴具有活血作用,但由于过度追求“高大上”,使本来经济实惠、凝聚乡愁的民宿,逐渐趋向“精品”化,价格直追高端酒店,贴着民宿标签而非民宿,与本地文化、周围环境很不协调。除了价格上不亲民,体验上也失去了民宿的原生态感。农村不是不可以有精品酒店,但与民宿的边界却不该模糊。

  这种假民宿,把城市时尚、小资文化硬套给乡村,冲散了乡村人文图景的本色,使民宿在承载乡村民俗方面失去自我。再者,资本催动的“连锁化”民宿,完成包装后,再进行股权转让套现,这中间农民并得不到多少好处。指望这样的民宿增加农民收入,只是一厢情愿。假民宿没有对乡俗文化的情感与尊重,只是将其视为变现工具而已。由于民宿的经营者已非原住民,“长在农村”却缺乏农村乡土文化底蕴,自然也难以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民宿产业是全域旅游的新业态,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民宿业前景广阔。以旅游带民宿,以民宿促旅游,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其前提是要找准民宿产业发展定位,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将民宿做出民宿的样子。

  从微观上看,民宿离不开人文情怀和“家”的味道。对当地生活形态的嫁接以及对特色主题的植入,民宿才会有体验感和主题性,这两大特色是与标准化酒店的区别所在,也是消费者弃酒店而选择民宿的主要原因。民宿最明显的属性是有主人,当主人的生活经历和爱好与游客产生共鸣时,便形成了民宿的盈利方式,即“认同经济”。因此,走差异化路线,找到不同于酒店和其他民宿的独特风格才是经营的窍门。就服务角度而言,软性服务是民宿的优势,那些有情怀、有故事的民宿,才更能吸引消费者。

  从整体上看,乡村民宿的优势是一个“农”字。像特色餐饮、亲子活动、游乐场,休闲体验、养生等等,这些景区都可以有,唯有“农味”,景区无法具备。景区没有基于田园的自然教育,没有融合田园风光的轻食,没有基于种养殖的互动参与,游客也就无法从自然中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这些,乡村旅游可以拱手奉上,入住民宿可以得到满足。乡村民宿的吸睛之处不在于造得“精致”,而是要有独特的“农”元素。台湾地区和澳洲、欧洲等国家的农业旅游,也有很多的民宿,动辄能排到所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前十强,奥秘尽在于把“农”当做核心和灵魂,凭与景区旅游的鲜明差异而实现平分秋色。我国乡村旅游的优势在于此,农村民宿的优势也在于此。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