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便宜又好吃”的临期食品为何遭“冷遇”?
http://www.scol.com.cn(2019-8-22 8:14:2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人民日报》消息,原价150元的进口儿童牛奶,30元一箱;市场上70元一袋的日本麦片,50元买两袋;欧洲进口红酒5折出售……近日,在一些电商平台和超市,部分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被卖出了“白菜价”。售价仅为原价20%—50%,你愿意购买临期食品吗?

  我国不少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可能还较为陌生。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如在很多超市,就有“临期食品专柜”,专门售卖该食品。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只不过是快要到保质期而已。对此,有人认为临期食品不能吃,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必须明确:临期食品可以吃。

  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GB-7718-2011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简言之,食品在其应有的贮存条件(如冷藏或常温等),保质期内其食品的品质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质并能销售的。

  不过,有些人对“临期食品”比较敏感,认为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不如那些离保质期还有较长时间的食品更靠谱。于是,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明确告知消费者后才能出售。一些地方还为此出台了标准,如北京市工商局就随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其实在不少国家,人们对临期食品有着独特的钟爱,认为“便宜又好吃”,但在我国还是有人感到不放心,不断遭“冷遇”。我国目前的临期食品,大都以进口为主,打折销售这些临期食品,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食品,减轻库存压力,还可以减少销毁食品的浪费与返厂再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可谓一举多得。

  客观地讲,临期食品在我国是“新事物”,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电商销售临期食品,附带“霸王条款”,如“临期食品,不支持无理由退货,无法保障产品毫发无损;膨化食品挤压泄气、饼干碎了不赔偿”等。可见,销售临期食品,在我国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必须明确告知;二是谨防霸王条款。当然,还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忽视产品质量。 (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