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排石操”推广难下的诊疗习惯更应矫正
http://www.scol.com.cn(2019-8-14 7:58: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帮助患者摆脱泌尿结石的困扰,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陆奔依托自己20多年的护理经验,摸索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泌尿结石患者的“排石操”。她介绍,自2018年7月正式推广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有190余名患者加入跳操队伍,成功排出率94.91%。同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也通过官方微信发文介绍了陆奔设计的“排石操”。然而,虽然效果不错,“排石操”的普及却并不顺利。(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运动可以排石是一个基本常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泌尿专家注意到了一些罕见病例,受其启发进行了医学研究。他们得出报告说,玩一趟中等刺激的过山车,比如迪士尼乐园的巨雷山过山车,能无痛排出小粒甚至是一些大颗肾结石。偶然发现背后有着必然规律,证明运动排石法完全可行并值得坚持和推广。在民间,利用运动排石也被广泛提及和运用,“多喝水,多运动”的倡导有极广泛的社会认知与群众基础,同时大量的成功例子来支撑。

  在医学上,有“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的说法,最简单、实用的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佳方案,并值得总结和推广。在排石治疗方案上,无论是学界、业界还是民间,都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能够靠运动排出的,就不借助于药物,能够吃药解决的,就不实施手术。但是,最优或者最简单的方式,却未必真正被人所接受,“排石操”综合排出成功率在94.91%,却遭遇难以接受和推广的尴尬,其背后的原因则耐人寻味。

  方法明明被认可,然而拥护和坚持者少,其间固然与“排石操”分类较细,治疗过程相对费时费力有关,但根本原因恐在于,认知与行为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跟长期的走偏的医疗供应导向下,公众已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并具有极泛化的社会基础密不可分。在医疗牟利的大背景下,大医疗、大处方、大检查成为行业显规则,“杀鸡用牛刀”的长期模式下,患者也形成了极功利的治疗观念和行为趋从。比如“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但在在国内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媒体采访时发现,有的患者希望自己的病况“速战速决”,认为吃药速度慢,就会向医生提出输液的要求,在个别情况下,如果医生没有满足患者的要求,还可能会遭到非议和攻击。尽管这种现象只是个案,却反映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急于求成心态。众所周知的是,在感冒治疗上有一个“七天周期”,但很多人还是无视医学基本规律,而选择了比较激进的方式,乃至避过吃药打针的环节直接挂水,为过度医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固然需要通过普及医学常识和进行风险提示,让需求一方更加理性而客观,但同时也需要对供给方式进行变革,对需求习惯起到矫正和纠偏的作用。因为医学原则的落实,以及受众习惯的形成,需要起主导性的医疗方发挥基层性和导向作用。其实现路径则是通过医疗体系的改革,从宏观上扭转医疗机构逐利的冲动,而回归于公益与惠民的属性上来。在技术层面,则需要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就诊指南,细化治疗方案并设置负面清单,比如取消门诊输液,并建立不需输液疾病名单,以从严格制临床输液滥用。

  在此基础上,当发挥医保资金杠杆的作用,采以病种控费和总额控制的方式,促进医疗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病历电子化和网络化等方式,实施有效的过程监管,让大处方和过度医疗的空间越来越小,若再辅以畅通患者的举报渠道和加大惩罚力度,则医疗方式优化之下,患者的诊疗习惯方得已调整并形成反向约束力,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互动。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