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对“硕士重读本科”不宜放大积极一面
http://www.scol.com.cn(2019-8-17 9:30: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对“硕士重读本科”的议论较多,且都是以正面评价为主。为了实现学医的梦想,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今年重新高考,并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没有人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或“尝试走不同道路”的赞誉声,不绝于耳。

  是的,这是一个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走什么道路,过什么样人生的年代,也是一个包容度更大,比以前更自由宽松的时代。如此背景下,别说“硕士重读本科”,就连博士重读硕士,都能被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不忘初心、尊从内心。当初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那么一旦“醒悟”,就可以重新开始;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事随人愿。

  张韫喆们想重新圆梦,当然有积极一面。然而,“硕士重读本科”之类的“消极”一面同样不容忽视。术业有专攻,重读本科,意味着读硕士期间建立的知识体系必须“推倒重来”。其中付出的努力自不必说,仅从浪费的优质教育资源上看,就不值得提倡,最多是个人自由的一个彰显。而从宏观角度看,即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上看,显然不妥。

  国家培养一名硕士,从考试、面试、选材,到配备导师以及培养经费的调拨,花费很大。虽然分配到个人身上显得不是很多,但考上硕士的人,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受教育对象,围绕他们的是大量的培养资源,包括各种专项经费。如果算上为硕士服务的所有人、资源和经费,加起来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一个某专业的硕士中途“回炉”,意味着所有培养投入都打了水漂。

  高学历必然伴有高投入,这不仅是硕士生们在学业上的投入,更是国家真金白银和各种服务的投入。硕士“回炉”报考本科的人,在国内外都很少见,就个人来说,尝试走不同的路也能得到理解。可是,没有必要对此大加赞誉,甚至抬高到鼓励更多人都跃跃欲试的程度。因为为一旦硕士“回炉”考本科成为一种现象,就将使更多人不能安心,对深入钻研学业,无疑害处不小。

  由此,对“硕士重读本科”不宜放大积极一面,否则很容易产生误导,让一些人以为,“硕士重读本科”是一种值得追捧的“潮流”。虽然“回炉”是个人自由,也合理合法,但绝不该成为人人效仿的“动作”,仅可视为“奇兵”而已。尤其是舆论导向,不该一味夸大其积极一面。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