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调查研究岂容“挑肥拣瘦”
http://www.scol.com.cn(2019-8-14 7:51: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调研就是要把党的部署与各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倾听社情民意、破解问题矛盾。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地方调查研究走了样:有的调查研究“嫌贫爱富、舍远求近”,有的调查研究虚头巴脑拿不出实招硬招。为迎接上级调研,基层一把手成了“陪调”必需品,“迎调”成了基层新负担。(《半月谈》2019年第15期)

  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就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总结反馈意见、提出解决办法的学习实践过程。然而,有些地方的调查研究却走了形、变了样,诸如嫌贫爱富、舍远求近、阵容强大、华而不实、回避矛盾、不敢较真……这样的“调研”非但没有收到好效果,不知不觉,还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演绎得入木三分。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陪调”和“迎调”必需品,既让基层干部深感不适,又让广大群众心生厌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领导干部丢失了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说到底,还是因为思想认识没有真正“紧”起起来,工作态度没有真正“实”起来,工作作风没有真正“活”起来。

  一方面,政绩观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领导干部重“面子”、轻“里子”,重形式、轻本质,若调研过程不“精彩”,或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心中难免有所芥蒂。诚然,上级领导不满意,基层干部又岂能独善其身。故而,基层“迎调”时便会投其所好,从调研线路到陪同人员,都要经过特殊“包装”、精心安排,尽量满足领导所想、所需。这种只追求表面效果,不遵从客观实际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政绩观错位。有时候,大家明知某地推出的经验做法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甚至只为应付忽悠,领导调研时却也欣然接受、乐见其成、心照不宣。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段时间内调研次数频繁,而有些地方却常期门庭冷落。

  另一方面,服务群众的理念没有入脑入心。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丢失了本心,口上说着为民服务,行动起来却畏首畏尾。本应在调研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却害怕惹上麻烦,面临问题绕着道走,看见矛盾避之不及。久而久之,那些矛盾问题突出、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地方,就会成为调研禁区,谁也不愿主动去触碰。即便少有领导敢于尝试,也是领着问题一走了之,群众期盼始终得不到正面回应。调研下不了深水、啃不了硬骨头,还是因为我们工作没有用心、用情,仅把调研当任务,没有当成克难攻坚的致胜法宝。要知道,我们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若真做到心中无愧,调研时自然底气十足,哪里还会挑肥拣瘦?

  调查研究就是要亲临现场寻找真相,既能挖掘亮点,又能查明短板,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客观来讲,那些地里条件差、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往往处于发展弱势,如果调研无法跟进,它们还缺什么、该补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再谈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便是一句空话。因此,领导调研根本无需锦上添花,最应多些雪中送炭,更不能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而应根据行业特点、结合实际需求,精准选择调研地点和调研主题。同时,就调研本身而言,应是一个严谨务实的学习实践过程,那些高大尚的“陪调”和“迎调”必需品不要也罢,让“轻车简从”成为调研常态,才更符合纪律规范,也更符合科学精神。

  总之,“豪华派”调研也好,“断头式”调研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为头重脚轻、不接地气、难见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挑肥拣瘦”和“不靠谱”,这样的调研群众不欢迎,社会不认同,实当休矣。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