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走好长征路 讲好长征故事
http://www.scol.com.cn(2019-6-13 14:57: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参加采访活动的记者表示,要切实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通过扎实深入的采访,重温伟大远征,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再创辉煌。(2019-06-12央视网)

  近两个月时间,记者们将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自觉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锻炼,用优良的作风和优秀的作品,告慰革命先烈、回报伟大时代。其实,不仅仅如此,再走长征路,记者们更重要的使命在于,重温长征路上过去那些感人的故事,发现今日长征路上发生的新故事,讲好长征故事,以此激励全国人民紧跟党中央,走好新的长征路。

  80多年前,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的路上留下了哪些足迹,有着怎样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就讲了这么两个故事:一个是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另一个故事,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出发时,于都河有600多米宽,水深浪急为了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送到了架桥现场。

  上述两个故事,如果说半条被子刻画的是军爱民,那么寿材架浮桥刻画的就是民拥军,两个故事,一个主题:军民一心。这样的故事是何等感人啊!在长征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比比皆是,至今还被传颂的就有《金色的鱼钩》《三人行》《七根火柴》《一袋干粮》《倔强的小红军》《丰碑》《党费》《跟随毛主席长征》《红军粉》,等等。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感悟到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是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伟大力量,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些故事今天读来依然生动感人,更有利于我们认识红军长征,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

  今天我们再谈长征精神的时候,谈的是什么,还有哪些新的内涵?无疑,我们需要从长征路上的故事中去探寻。故事具有生动感人的特性,讲好了,就会有人听,其效果要远比泛泛而谈的说教好得多。如《党费》《七根火柴》故事,见证着共产党人坚定的初心,也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诠释,从中,我们不难理解,红军在极其艰难情况下,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中国新时代的长征也正在出发中。新的长征虽无需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但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最是需要以红军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为激励的时候。

  最后我们当记住毛泽东总结红军长征的一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期待央媒记者再走长征路,能够挖掘、讲述更多的长征故事,以教育人民、宣传人民,给全国人民提供更多精神力量的支持。(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