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治了又治”的弹窗广告为何还是治不住
http://www.scol.com.cn(2019-6-22 9:38: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部分电脑软件和手机APP以简单粗暴的方法,依靠劫持流量向网民大量推送广告的新闻引发关注。不少网民反映,电脑及手机里弹窗时现,不少内容低俗,这次关了下次又自动弹出来,不堪其扰而又束手无策。据了解,对于互联网广告,相关部门已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一些广告弹窗却屡禁不止。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弹窗广告成本低、投放量大、治理难,借助新技术,部分广告甚至实现了“精准推送”(据6月21日《工人日报》)。

  经常使用电脑上网或手机APP软件的网民都有体会,在打开浏览器进行正常网页浏览时,不经意间弹窗广告就“冒”了出来。明明点击了关闭按钮的“x”,谁知非但没有关掉弹窗,反而打开了广告链接,令人不胜其烦。不仅如此,稍稍留心一下还能发现,只要在某些购物平台购买或浏览过某种商品之后,再打开浏览器正常上网,同类商品的弹窗广告就如摸透网民心思一样接憧而至。笔者是老花眼,曾在购物平台上选购过花镜,一段时间以来,无论笔者打开任何网页,各种花镜弹窗广告总会“蜂拥而至”,关都关不完。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精准推送”。按说,作为信息平台,在尊重网民浏览权益的前提下,适度推出一些商品广告,由网民根据意愿选择点击浏览,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在“讨厌”广告的同时,也不否认广告给消费者带来的选择便利。但不请自到且无休止的弹窗广告就另当别论了。某些弹窗广告,出发点似乎不是让网民正常上网过程中“顺带”点击,而是喧宾夺主的“逼迫”网民“不想看也得看”,这分明就是在“耍流氓”。

  应当说,对于弹窗广告的治理,从国家到地方,既有法也有规,更有专司查处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说是“治了又治、管了又管”,在“消停”一段时间过后,基本都又开始“死灰复燃”。如果说仅是一般普通商品的弹窗广告,网民还能够忍受,某些弹窗广告内容或图片显然已经失去了底线,硬生生弹出了“儿童不宜”,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上网,这样的弹窗出现该让人何等尴尬。

  在笔者看来,弹窗广告“治不住”,既有监管部门的疲于应付更有众多网民的过于迁就甚至“无限容忍”,相信很多网民也和笔者一样,看到这些生厌的弹窗,马上想到的是关闭而不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而监管部门一直以来也是“民不告官不究”,同样也缺乏主动查处的积极态度。双方配合的“脱节”,使得不少弹窗广告实际上处于“放羊”状态。 

  非法弹窗广告也是网络社会的一种“污染”,治理更需要监管部门、平台企业和网民联手相向而行。平台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律,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而网民对弹窗广告也不能太“大度”,能够选择投诉举报还是不要选择一关了事,从某方面看,网民的过分容忍同样也是对非法弹窗广告的一种纵容;而政府监管部门除了提升查处的主动性以外,势必也要加大处罚力度,最好是让弹窗广告主“赔了夫人又折兵”。另外,对于弹窗广告的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在设置网上便捷通道快速受理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给举报属实的网民发个小红包鼓励一下,是如此,弹窗广告注定会“无处遁形”。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