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照抄错误”的学术成果,学术研究成了不学无术?
http://www.scol.com.cn(2019-6-12 8:25: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一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的学术专著受到热议,一位业余研究者指出该著作是“一部烂书,质量粗劣不堪”,并且挑出了密密麻麻的错误。他向多个主管部门举报,要求撤销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追究项目立项、结项和审核等各环节评审专家的责任。(6月11日《扬子晚报》)

  这是一套学术专著,其中的错误竟然有几千处之多,满满的“错误标注”不仅扎眼还扎心。一个漏洞百出、错误连连的“学术成果”是如何出笼的?课题负责人回应:我们引用的文献原本就存在错误,且引用这些资料得到了评审专家认可,因此不是课题组的错。回应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一个情况是,这些错误不是我们造成的,而是引用的资料本身是错误的;一个情况是,虽然这些引用的资料是错误的,但是却得到了评审专家认可。

  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是 “混账理论”。国家投入社科基金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很显然是促进学术进步的,是纠正错误认知的。也就是说其最大的初心在于“检验真理”。“以往的资料”存在错误,就不应该引用,如果可以引用“已经存在的错误”,还要投入资金让你们搞学术研究干啥?更为值得一说的是“错误的引用”得到了评审专家认可。既然是错误的就不应该得到认可,得到认可的就不该是错误的。

  几千处错误的“学术成果”让人匪夷所思。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这是最坏的回应批评的标本,中心思想几乎就是承认本书是大规模抄作业,抄错了是因为被抄的做错了,问题是这笔经费给你是为了让你抄作业的吗?

  为了促进学术研究,为了创造学术成果,国家和地方都会投入巨大资金给予支持,给学术研究创造了好的环境,学术研究人员也得到了该有的尊重和利益。拿着学术研究经费,就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研究的“结果”,只是鹦鹉学舌的“重复古人”,照抄照搬的“模仿他人”,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更大的危害在于像抄写作业一样的“原文引用”,而且引用的是“古老的错误”。如此研究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还会传播“错误的认知”,丢失了“学术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几千处错误的“学术成果”,爬满的是“学术虫子”。这里面有滥竽充数的研究人员,有浪费资金的审批人员,有不学无术的评审专家。想起几年前被曝光的一起“课题研究”事件:一位大学教授研究的是“叫床的声音”,试问我们需要这样的研究吗?所有唯利是图、哗众取宠的学术研究都是耍流氓。

  国家每年投入巨资鼓励学术研究,不知道多少人在拿着这笔资金闹着玩?几千处错误的“学术成果”,是需要“捉捉虫子”了。(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