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暴雨时节,我们不需要“荡起双桨”
http://www.scol.com.cn(2019-6-28 7:50:3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目前天津已正式进入汛期,暴雨雷雨天气将多发。市应急管理局提示广大市民,在外行走、骑电动自行车或是正在开车时,一旦遭遇暴雨天气,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在外行走时遇到暴雨,应尽量不要赶路,要注意多观察,发现积水区域有漩涡,要及时避开,以免掉入无盖井或打开盖排水的雨水井。暴雨中最好不要在马路两侧行走,马路两侧较为低洼,最易存水,在积水中不易辨别情况,而且两侧埋有下水管线及其他管道,容易遇到危险。(6月27日《今晚报》) 

  善意的提醒不仅有天津在做。通过各地媒体,都会发现这种善意提醒。大雨就是很任性,年年都在雨季骄傲地“上头条”。这个暴雨来临的季节,往昔的“旧闻”再次被我们想起:一对母子夜晚出行遭遇暴雨,跌落于路边的河里;一名小学生放学,因为雨水较大看不清路面,被窨井吞噬;老汉早起卖菜,遭遇暴雨不幸遇难;某地今年高考期间遭遇暴雨,老师很有创意的搞了个“课桌桥梁”让孩子踏着课桌避开大水……在这个“城市看海”的剧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消失的风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悲剧的主角。

  想起一首小时候喜欢听的歌,是那样的富有诗意:“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可是放到“城市看海”的无奈中,诗意也就荡然无存了。去年,某地遭遇五年最强降雨,最深处水深达2米,大量群众被困。当地学生上学成了困难的事情,他们“荡起双桨”,用皮划艇去上学。

  今年,暴雨季节再次来临,有的城市在提醒,有的城市在排水,有的城市在呼吁。有一个词火了好几年了——“海绵城市”。是说要让城市成为吸水的海绵。这确实值得期待。《2018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给我们展示的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幅秀美画卷。然而,这也只是“个别地方的幸福”。因为,“海绵城市”的推进出现了城市和城市,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一个科技时代,在一个发展时代, “到城市看海”是不正常的。固然,城市的“暴雨看海”是历史遗留问题。然而,历史遗留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的事情。“荡起双桨”的背后更需要的是“如何不荡起双桨”的反思?

  有人说,建设“海绵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慢慢来。我对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认同的,但是对慢慢来的心态却不认同。建设海绵城市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是投资。国家设立了海绵城市专项扶持资金,是按照计划发放的。很多地方之所以行动缓慢,就是在等待这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必要非等国家资金,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主动。

  宁波市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将达到30.95平方公里。我国在2015年正式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说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这是民生诉求的需要。如果说资金不足,那么抢险救灾投入的资金少吗?财产的损失少吗?如果“海绵城市”的投资可以减少抢险救灾和财产的损失,是不是很值得?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是一首优美的歌曲。但是这个时候听着却那么刺耳。海绵城市“任重”,却不能“道远”。 暴雨再现“荡起双桨”,海绵何时“推开波浪”? (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