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电视问政生命力源自舆论监督力
http://www.scol.com.cn(2019-6-25 8:28: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邓海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问政山东》,首次让厅局级官员坐在了镜头前,且“辣味”不减,直播形式不变,在切实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的同时,也把电视问政这一舆论监督形式推向深入。在这档省级卫视直播、问政厅局级官员的节目中,“辣味”是最常见的。节目的口碑立了起来,外省的电视台纷纷前来取经。(6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

  电视问政节目火过一阵子,然后又消失了一阵子,这两年好像又回光返照了。有说把官员问得直冒汗的、有说让看的群众直呼过瘾的,一些主持人火了,一些主事官员凉了。在作风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问政”的速效和直接,让不少人对之爱恨有加。

  说实在的,作为电视制片人,对于问政节目过山车般的命运,可谓感喟良多。

  一方面,这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之光。电视问政属于舆论监督,监督有力、权力忌惮,为社会公共利益鼓与呼,这是媒体人最有价值、最有情怀的理想。比如主持人可以在《问政山东》里问当地公安厅负责人,“跑了三天,开了个没用的证明,您觉得这事儿荒唐不荒唐?”又比如可以对不合理收费发问,“便民意味着收费吗?”一问到底、追问不休,必能问出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的各种底子。公共权力若能因之而洗心革面、刮骨疗伤,一个节目的灵魂和风骨便立了起来,一个权力自治的实践逻辑便丰满起来。

  另一方面,这似乎并不能佐证舆论监督重新硬气起来。比如《问政山东》出台的背景,是2019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山东省政府召开工作动员大会,省委书记要求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群众。可以想见的是,若没有一把手的推动,电视问政可能还是山高水长。可问题是,舆论监督不应该是一个社会最稀松平常的事情吗?如果这个功能还要靠地方一把手来提醒,那么,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就有点尴尬了。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方一把手很忙,没来得及关注电视问政或者电台问政这种形式,我们的舆论监督还会如此叫人惊艳吗?

  《问政山东》叫好又叫座,但这种成功能不能复制,是个最大的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期待无非就两个:第一,希望《问政山东》能真正带着“辣味”继续火下去、还要能活下去,千万不要“试水”之后就掉进水里出不来了。第二,舆论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监督权要落到实处,无论一把手有没有来得及亲自重视,每个社会主体都当尊重记者、尊重采访、尊重舆论监督——这是一个城市法治与开放的试纸,这也是公共治理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当然,问政不是“媒治”,很多问题还是要畅通日常的维权之路、诉求之门;问政更不是秀场,彼此带着台本上场的你侬我侬的互相表扬,只会让人觉得是在“互扇耳光”。电视问政的生命力源自舆论监督力,而不管新闻媒体有没有打着“问政”的旗号,只要涉及权力作为的部分,都应该像“电视问政”一样被正视、被重视。说到底,舆论监督有力量,这个社会才会更可信、更温暖。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