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田间地头是“主题教育”的大课堂
http://www.scol.com.cn(2019-6-26 8:27: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何竹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24日,在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色尔宫村,“党员流动服务队”成员把割下的麦子搬运到车上。目前正是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进入抢收麦子的高峰期,该镇组织86名党员组成8支“党员流动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户、孤寡老人等缺少劳动力家庭开展义务服务。(6月25日 《四川日报》)

  夏日时节,麦收正忙。《高原上的党员服务队》这则图片新闻,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那面飘扬在麦收场地上的鲜艳党旗,将高原的背景衬托得蔚为壮观,“党员流动服务队”成员或抱或扛忙碌的身影,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应该怎样为民服务的无声诠释。“为人民谋幸福”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给予“雪中送炭”般的帮助,那才是检验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眼下,全党上下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而像新闻中这样的麦收地头,正是最好的教育课堂。

  什么是“服务”?简单的解释就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而我们共产党人倡导的“服务”,基本都是“无偿”的,最大的报偿就是百姓脸上的笑容。有人就认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说无偿“服务”是不实际的。党中央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初心意识、服务意识。能从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成为工作的常态。像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色尔宫村这样的“党员流动服务队”,给“服务人民”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论和方法论。

  之所以说“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因为百姓的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古人就悟出的民生之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完全在于抓住了“民生”这个根本。古人讲顺应天意,共产党人讲顺乎民情。只是在现实中,也不排除那种只顾抬头看天,忘了低头看路的人。这样的人,在群众需要时缺乏主动性,甚至会视而不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当牢记“初心”,把奉献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为群众利益“该出手时就出手”。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特别是乡村的贫困家庭、留守老人家庭,在关键的农忙时节,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我们常说“急群众之所急”,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现实中,毛泽东同志曾批评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党员干部依然存在。他们往往把党章党规、铿锵誓言挂在嘴上,一到该出马、该冲锋的时候,就开始畏手畏脚,拈轻怕重,有的还奉行“逃避主义”。面对“群众之所急”,其实不需要深入动员,不需要强烈号召,为群众排忧解难,当成为党员干部行动的本能。

  “人民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无需披挂,无需冲锋号响,面对群众的需求,党员干部就当义不容辞,冲锋向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当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主题教育,让主题教育根植于广袤大地,让车间码头、田间地头成为最富素材的主题教育课堂,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具体的服务中绽放,在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升华!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