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到底该去大城市做什么?

http://www.scol.com.cn(2019-5-11 8:13: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邓海建
作者:邓海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在北京发布的《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强劲,打破一线城市垄断格局。杭州、成都和南京三地是近三年新一线城市中增长最快的人才引流地,其中,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高达 3.9%。(5月10日中国新闻网)

  晴日暖风,初夏光景。栀子花开,毕业季来。在“逃离”与“逃回”的伪命题之后,2019年的834万应届毕业生,大概仍在激情与忐忑之间,憧憬着大城市的风浪与江山。一线也好、新一线也罢,纵使“居之不易”,亦要策马扬鞭。即便有人说,“牛栏山”和“江小白”能有多大差别——只是,世界那么大,谁肯辜负青春芳华?

  在职场的江湖,人生大概就两个方向:一是“钱景”。经济基础决定着各色梦想。二是“前景”。精神皈依影响着凡俗的获得感。年轻人奔向北上广深,又或者是所谓“新一线城市”,大概不是为了混吃等退休 、亦非早早“喜当爹”,而是坚守着“万一实现了呢”的梦想。于此而言,比如“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高达 3.9%”,恐怕并不是因为它家里有着风光旖旎的西湖;而是因为这座城市有阿里、海康威视、娃哈哈等一长串的名企集群,有适合生长梦想的阳光空气和土壤。

  年轻人去大城市做什么?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但在所谓“996”泛化讨论之后,这个问题似乎忽然成了问题。有人说,“等到全民‘996’ ,谁又知道生活本来的滋味呢?”这话当然没问题,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有星辰大海。不过,如果放在创业青年的概念范畴来看待“996”问题,一边倒的诘责与质疑似乎未必那么铿锵有理。问句最直白的:古往今来的实业家,尤其是在初创阶段,有几个是朝九晚五按点作息?媒体近日爆出,有硅谷初创公司在内部邮件中,除了直白地说“完不成KPI奖金可能泡汤”,还提出,一些产品经理和团队领导落后进程,周末也不加班追上。强制“996”固然可耻或涉嫌违法,只是,趁年轻多拼一把,也是无可置喙的吧。若要诗意点,不妨换个说法,“等到全民朝九晚五,谁又知道奋斗本来的滋味呢?”

  快乐工作、认真生活——这大概是天下年轻人去往大城市最初的豪情万丈。古人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大白话的翻译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忙碌的工作和丰盈的生活,一定因为时间而是呈现鱼与熊掌的撕裂吗?大城市或许代表的只是一种人生态度:会工作+会生活;而我们多年以后返回原乡,于心安处的念想,怕也有一句——当年,曾拼搏如斯、努力如斯。这让人想起昨天的第15个阿里日上,担当证婚人的马云对员工提出两个“生活KPI”小目标,并强调“公司里的活儿要快乐地干,家里的活儿要认真干。”我们常说,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工作不负家?其实,优秀的企业或者优质的人生,大概就是寻觅其间的平衡点与辩证法。员工好,企业才会好;青年好,社会才会好。

  越到就业季,年轻人越是诸般纠结,”鸡汤大师“们也越是喜欢抛出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语。不过,生活向来很坦诚,最复杂的选择往往遵循着最简单的逻辑。去往最廖阔的战场、书写最跌宕的青春,无须面朝大海,亦会看到盛夏的繁花似锦。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