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谨防“智能急救站”沦为街头政绩风景
http://www.scol.com.cn(2019-5-10 8:28: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丁恒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3月,6名协和医院医生联手在东单体育馆中抢救一名心脏骤停的男子,公共场所配备的“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起了关键作用。5月8日,北青报记者从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近日,首批8个“智能急救站”入驻北京西站地区,每个都配有一台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5月9日《北京青年报》)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一个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甚至还可能遭遇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尤其是在客流密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形势更为严峻。然而,我们通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些突发心脏疾病患者亟须进行医疗急救,但却没有遇到懂行的医护人员,更没有相应的医疗急救设备,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的上演,令人感到心痛和叹息。

  对于突发疾病患者而言,在生命的危急关头,时间是最关键的。如果在抢救的黄金时间里,恰好有医护人员或具有急救技能的专业人士在场,就能为生命营救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否则,突发疾病患者就有可能丧失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我们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在地铁、公园、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里,如果遇到有人突发疾病需要医疗急救,多数地方并未设置急救站点,也没有急救设备可用,只能向周边的热心人士现场求助,这也是社会急救能力缺失的一个缩影。

  那么,当生命危机不期而至,如何为营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呢?显然,在公共空间配置“智能急救站”就是一个好办法,就可以为生命营救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在客流高度密集西站地区配置“智能急救站”,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救护车到来之前的“空白”,无疑有助于打通医疗急救的“最后一公里”。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利用紧急突发情况第一现场的黄金抢救时间,就能起到与死神赛跑的作用,让生命营救又多了一道保险。可以肯定地说,此番北京设立“智能急救站”,对市民生命安全来说无疑就是个“福音”,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点赞。

  不过,配置“智能急救站”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前,《北京日报》就曾报道,北京目前已有48台“智能急救站”,虽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但很多人依然反馈“没用过”、“数量少”,尤其对能救命的“神器”AED表示“不会用”“、不敢碰”,尤其是急救设备依然难觅,急救培训不普及、取放使用不方便、急救设备难落地等现实窘境,反而为急救“最后一公里”添了堵。政府投了大量的资金,购买大量的设备,“智能急救站”却沦为街头政绩风景,不仅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无形中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这显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所以,除了加大力度配备“智能急救站”之外,相关部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智能急救站”发挥应有作用,绝对不能让其“铁将军”把门沦为街头政绩风景。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跟进,细化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针对市民反映急救设备依然难觅情况,有必要张贴一些醒目的提醒标识,让市民感受到“救命中心”其实就在身边。此外,还需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通过建立生命安全体验馆和应急训练基地等,定期举行各种宣传培训活动,教育引导市民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包括包扎处置、人工呼吸等,真正让“智能急救站”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无论是急救设备“踪影难觅”,还是市民“不会用”、“不敢碰”急救设备,都不利于打通医疗急救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当“智能急救站”成为街头政绩风景,那就不再是“大煞风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