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让起名成为一种文化而非伪文化
http://www.scol.com.cn(2019-4-29 7:57: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振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28日新华网消息:近日发布的姓名大数据报告《2019姓名全景报告-中国人起名质量首次量化揭示》(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新生儿热度最高的名字分别是“子墨”(男宝宝)和“一诺”(女宝宝);最受欢迎的男宝宝名读音为“yìchén”,女宝宝名读音为yǔ tóng。

  通常来说,国人传承中的起名是先有乳名,后有学名,再后来才有字、号之类的延伸,建国之后则普遍不再采用私塾时代的字、号等形式,而只保留了乳名和学名。以历史上的国人起名论,大部分封建历史时期的家庭论辈分,起名则体现在“辈分字”加其他字。随着独生子女、二孩时代家庭的到来,“辈分字”则显然是一种多余,因此才发展到现在的起名天马行空随意性大增的时代。

  关于起名,其一,一窝蜂是一种“病”,得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但并不能反证学子们“饱读了诗书”。一系列古文读本内容,并不能代表古时候的“四书五经”,更不能与私塾教育相提并论。由此,任何从古文中得来的只言片语甚至只字片文,也不能代表你就有文化。2018年新生儿热度最高的名字分别是“子墨”(男宝宝)和“一诺”(女宝宝)。看看,“子墨”二字,连古人都极少有人去用作名字,因为其本身有专指,至少让人们联想到墨子。如果一窝蜂都去这样起名字,那一片墨水的诗意起名中,就真的“很有文化”吗?以《红楼梦》刘姥姥的外孙“板儿”为例,连大多数富贵人家也愿意给孩子起个不起眼的乳名,那么,“一诺”当前,就真的“很精彩”吗?

  其二,让起名成为一种文化而非伪文化。以读过私塾的老人字号为例,因人而异,并无雷同。由于私塾先生古文化功底深厚,所起字、号就相对有其专门性和专指性。而报道中如是说:报告显示,2018年,子墨、宇轩、浩宇排行男宝宝热名前三,一诺、梓涵、诗涵排行女宝宝热名前三。大而不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宇宙大的还有几样东东?比涵更深的还有几层“意思”?然而,极致就是到顶,都到顶了,不得挤破宇宙吗?文化者,内心有文而不浮躁,人生达观而不显摆,起个名字都一窝蜂挤破头,找一些起名软件或者起名网站甚至找算命先生、八卦相士来代劳,这算哪门子文化呢?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起名文化,不要找一些轻薄的软件或者网站来“凑名字”,让孩子从我们身上传承到真正的文化而非伪文化,如此才是大道。

  其三,身背“尬名”,可能令孩子一生尴尬。“某国庆”,“某大壮”,顺手拈来给孩子当一辈子名字的起名法,事实上已经留下了时代的尴尬。而再次将这种“尬名”文化传承下去,则当然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王者荣耀”、“王子殿下”、“兰博基尼”、“谢主隆恩”,正是新一代“尬名”的代表,可能一时轰轰烈烈,过几年之后还有人知道这款游戏为何物吗?而其他的诸如“谢主隆恩”之流,尴尬了老师同学,自己的孩子不一样尴尬一辈子吗?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