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个孩子”不能为教育失位免责

http://www.scol.com.cn(2019-4-30 11:00:4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程振伟
作者:程振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因为涉嫌使用伪造的驾驶证,4月18日,陈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的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对此,其父母情绪异常激动:“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4月29日澎湃新闻)

  伦理角度看,年龄再大在父母的眼里都仍旧是孩子,这位伪造驾驶证违法的陈某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个孩子”,听起来似乎没错。即便是51岁,他依然在父母的口中“还是个孩子”。然而,伦理意义上的“孩子”身份,并不能为法律上的“公民违法”行为豁责。这里涉及到教育边界问题,也包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问题,值得深究。

  “他还是个孩子”,是不是很熟悉?母亲十月怀胎,往往是经历撕心裂肺的疼痛把孩子生下来,从孩子生下来那一刻起父母就会在心中种下“这是我的孩子”的想法。然而“Ta是个孩子”这种朴素情感,在家庭和社会语境背景下,也要上升到“他也是社会成员、公民个体”的高度,“谁家的孩子谁家教”,但也别妨碍“别人家孩子”的权益啊。也就说,“Ta是我的孩子”,并无意味着特权身份,它应该包含一种责任意识,一种对“自家孩子也是社会人”的体认。

  然而在现实中,对“Ta还是个孩子”的简单幼稚理解,让教育走入误区。家庭中,当孩子语言行为失当有人要管教时,有时惯于溺爱孩子的那一位,有时是父母有时是爷奶,会说“他还是个孩子”,往往因此孩子失去最好的管教机会。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当老师们欲拾起惩戒权时,有家长腹诽“Ta还是个孩子”,让老师不敢管导致孩子因管教缺位而对规则纪律失去敬畏之心。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熊孩子问题,还不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家里还是个孩子”,到社会上屡屡因家长的“Ta还是个孩子”理念而被偏袒纵容?无限放大孩子在家庭的“子女身份”,视孩子为“个人私产”,而忽视任何人都是公民个体的第一身份,无视孩子既是权利更是义务主体,“他还是个孩子”的观念,不仅让父母的养育观跑偏,而且让子女的骄纵霸道变得天经地义。

  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使用婴儿般的方式来抗议, 2018年“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等事件,让“巨婴”问题走到风口浪尖。巨婴症,追根溯源,还不是因为公民成长过程中被长辈处处以“他还是个孩子”呵护纵容,导致心中只有权利特权意识而无义务责任观念,狂妄自大恨不得全世界围着自己转而不知父母亲可以惯着你社会法律法规却只会逼着你屈从?

  “他还是个孩子”,父母私下可以这么想想,但要注意边界,不能因为这句话为自己的教育失位失当免责,更不能让这句话成了孩子“拒绝被学校社会管教”的挡箭牌。人有舐犊之情可以理解,但也得有边界场合,为了孩子好,还是多埋在心中吧,谨防把孩子养成了巨婴。文章开头提到的陈某父母,眼中只有“他是我的孩子”,却不知家庭娇惯焉能代替法律法规的惩戒惩罚。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