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和掌声”是要不来的

http://www.scol.com.cn(2019-4-24 8:18: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丁乔
作者:李丁乔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现实中,少数干部作风官僚,倚仗公权行事倨傲。有的喜欢“摆架子”“造声势”,走到哪里都要“鲜花和掌声”;有的高高在上,对群众爱答不理;还有的对上对下不一样,对里对外不一样,看人下菜碟……种种官僚主义表现,让群众深恶痛绝。(4月23日《人民日报》)

  一般来讲,在不少会议和场合,领导干部每每作完“重要讲话”后,都会获得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有的掌声是发自肺腑的,能够切中要害、直击重点、关切民生,但是有的掌声,却仅仅是为了迎合领导喜好,让领导有更多的“存在感”。按理说,给不给掌声,应当由在场的其他人员说了算,但是很多时候,掌声往往是被组织者安排好了的,事实上,有的领导干部也习惯于“要掌声”,对于没有掌声的会议活动安排认为是“组织不力”“安排不周”。

  本来,“鲜花和掌声”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喜爱和崇敬,发自肺腑、源自心声,无需“被安排”,更不能去要,要靠自身的努力赢得。在为官从政语境中,“鲜花和掌声”往往代表着干部对领导的敬佩,或者,群众对干部的喜爱,“鲜花和掌声”越多,表示情感越热切。所以,对干部而言,特别是在面对群众的时候,“鲜花和掌声”就是一个干部是否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受人喜爱的标签。

  从习近平总书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来看,他每次深入群众,不管是视察调研工作,还是走访慰问群众,都会赢得群众的热烈掌声,而且掌声久久不息。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装着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处,夙夜在公、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好事、谋福利,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毕生追求。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的“鲜花和掌声”从未“被安排”,都是群众发自肺腑、真心诚意切的情感表达,为广大党员干部如何赢得民心、获得群众爱戴树立了榜样。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很少下基层,但是,一下基层就是一大堆空话套话,既不掌握民生民情,也不解决实际困难,一副“官架子”,满口“官腔话”,群众听得云里雾里的,“鲜花和掌声”自然无从谈起。有的领导干部为官不实,好大喜功,热衷于“政绩工程”,擅长于形式主义,在群众眼中无足轻重,在干部眼中无所作为,不管走到哪里,自然也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以上现象,只有靠要,无论是从形象上、作风上看,还是从实绩上、实效上衡量,都无法赢得真正的“鲜花和掌声”。

  要来的“鲜花”不香,要来的“掌声”不响,不管是面对下属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鲜花和掌声”都意味着对领导干部的综合评价,不是仅凭一次“重要讲话”、一次“基层调研”、一次“看望群众”就能轻轻松松赢得的,必须把“功夫”花在日常,把“功课”做在平时。真正的“鲜花和掌声”是要不来的,只要为民务实清廉,下属干部看得到,人民群众看得到,不用“被安排”,也会赢得好口碑。(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