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研究生培养得有“严进严出”的魄力
http://www.scol.com.cn(2019-3-18 10:14: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程振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相继发出公告或通知,对部分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其中前两所大学分别涉及46人和72人,退学原因主要是未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完成学业。

  时下,大学“严进严出”正成为共识。只是,这里的“严进严出”一般是相对本科生而言。随着一批大学“大量清退研究生”的消息见诸公众,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引发热议。主要实行“导师制”看起来一团和气的研究生培养,是否需要“严进严出”、需要把握什么样的度,有必要拿到公共层面进行考量。

  需要厘清的是,当下所谓的“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多是指“一再拖延完成学业”的情况。大学教育资源本就有限,部分研究生迟迟完成不了毕业论文、一拖再拖,按照规定进行清退也是在维护研究生教育尊严,毕竟读研究生不是进自家后院,不是想进就进,更不是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严进严出,除了清退“不珍惜接受研究生教育机会者”,还要在学业管理特别是过程管理、培养出口即毕业生质量上把好关,不让“读研究生就是混文凭”成为事实。

  都在说本科教育“一定要严进严出”,其实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是在倒逼本科生教育质量提升”。当下,读研究生深造已成本科生重要出路,有的地方普通高校考研成功率超过20%,甚至被作为学校办学成绩来宣传。要克服部分学校“把自己矮化为考研培训学校”的趋向,不妨在研究生质量要求上进行倒逼,让那些“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围着考研转能力结构逼仄的本科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无所适从甚至难以毕业,如此可避免考研逃避就业甚至当成投机手段的弊端。

  研究生“严进严出”,理应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共识。双一流名校自不用说,为自身的办学声誉着想,不让“水货”拉低整体培养质量,它符合自身利益。而一些非名校或者刚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在“严进严出”上或有顾虑,担心“一严就招不到了研究生”。试想进了非名校都担心毕不了业,这样的学生十有八九是“奔着混研究生文凭来的”,这样的学生不招也罢。

  非名校招研究生,不妨在“严进严出”上打造品牌,追求数量不如严把质量,“研究生毕业生质量上个顶个”,在“凭实力说话”的当下,一样能得到用人方的“用脚投票”。其实,非名校完全没必要担心用不完研究生招生指标,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数屡创新高,而招生数未见明显见长,非名校或刚招研究生高校,完全可以早做多做功夫,从扎堆报名校因为竞争激烈寻求调剂的学生中挑“遗珠”,在非名校经过严格培养达到名校研究生水平,一方面是,怀着名校梦的学生结果却在非名校学到真本事不留下人生遗憾,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养“后来学校”,以严进严出严把质量关打下了好口碑,这对双方都是利好。

  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关键是加强过程管理,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特别是杜绝有少数极端导师打着“严进严出”的幌子为难学生达到“多为自己干活”的目的。“严进严出”,需要一整套配套措施,绝不能把“严”异化为“严苛”“刁难”,一切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准绳,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培养目标。

  大学“严进严出”,需要从“加强本科生学业管理”,延伸到“严格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数量上越来越大,而事实是培养质量上的泡沫也越来越大。培养方需要拿出“严进严出动真格”的魄力,优化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这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多赢之举。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