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为农民工当好“娘家人”
http://www.scol.com.cn(2019-3-6 7:59: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作为农民工大省,四川有2500余万名农民进城务工。针对网友关注的农民工话题,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做客民生直通车。(3月5日《四川日报》)

  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服务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奉献者。关爱帮扶农民工,就是要为服务者服务,为奉献者奉献,为他们当好“娘家人”,而四川对农民工的帮扶,恰恰体现了“娘家人”的关爱。

  长期以来,农民工用勤劳的双手、辛劳的付出,为中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40年来,广大农民工盖起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修建了数不清的桥梁道路,创造了数不清的社会财富。有一首歌唱到:“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这不仅是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农民工精神的生动诠释,正是他们用双手托举了经济建设,也用汗水浇灌了美好生活。

  一部农民工的发展史,见证的恰恰是改革发展走过的岁月,标注的是追梦圆梦的坐标。四川是中国最大的农民工输出地,2500万农民工是四川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和建设经济强省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四川对农民工格外关爱,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强化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供交通便利,一系列细致入微、接地气的关爱农民工举措,将温暖送到了农民工的心坎上。

  一枝一叶总关情。刚刚过去的春节,四川农民工过了一个温暖幸福年。全覆盖走访慰问、组织返乡专列、召开座谈会、提供志愿服务、送岗位到家,每一项都是“雪中送炭”。今后我们要继续从农民工所急、所需、所盼入手,春天为广大求职者“送岗位”;夏天为高温下的职工“送清凉”;金秋为莘莘学子“送希望”;寒冬为困难职工“送温暖”,端出四季不断、覆盖广泛、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农民工“服务套餐”。

  帮扶农民工,既要“输血”,又要“造血”。“农民工”是一个集合名词,他们的诉求是多元的。有的人出门务工,家里老人娃娃没人照顾;有的人想返乡发展种植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有的人在外学好了技术,现在想就近务工……因此,要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样,对农民工的帮扶也要一户一策,在政策的制定上还要多些“绣花”功,在技术培训、提供内生动力上多些“私人订制”。

  此外,打造劳务品牌,也是帮扶农民工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四川打造出“川妹子”“川厨师”“川数控工”“川建工”“川保安”等在全国都叫得响亮的劳务品牌。同时,各地也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例如“叙永建筑”“彩灯工匠”“茂县羌绣”等劳务品牌。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打造劳务品牌,多渠道、多层次、多区域、成建制、有序的劳务输出,不断增强四川农民工的行业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者有其地,来者有其尊,劳者有其得,工者有其居,孤者有其养,优者有其荣,力者有其乐,外者有其归。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曾以此八项目标引导解决农民工问题。我们要以此为遵循,全方位帮扶关爱农民工,让他们始终感到“娘家人”的温暖。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