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让“国家试验”中的“四川造”更耀眼
http://www.scol.com.cn(2019-3-4 14:05:3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按照部署,全面创新改革3年试验将于今年6月到期。近3年来,作为全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全国两会开幕之际,记者采访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成绩、说启示、聊期待。(3月4日《四川日报》)

  谈到“国家试验”三年“四川答卷”,可谓成绩卓然。截至目前,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两批共36条经验中,四川共入选16条,数量居各试验区第一,走在8个试验区的最前列,这使“四川造”格外耀眼。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以全面创新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省委始终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突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三个重点”,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个能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创新发展“终端见效”。尤其是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视察期间,对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出了新要求。对此,省委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出了全新部署。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 7次领导小组会议谋划部署,召开 10余次会议推动改革试验任务落实。

  而责任明,即坚持“责任制+清单制”,连续3年编制综合改革、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逐一明确责任主体、挂图作战,确保了措施扎实落地。而“用力推”,使高科技创新公司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涵盖15个重点领域、300余家企业院所和4500多台精密仪器的大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近千户企业提供服务3000余次。尤其是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这个更能体现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特色。通过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探索出多种融合模式,使国产外贸顶尖战机“枭龙”有近百家四川民营企业参与提供配套生产,生产的军用“翼龙”、民用“灵龙”无人机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可见,四川交出了亮眼的“国家试验”答卷。这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及省委的有力部署的成果,也是四川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的结果。打造“国家试验”的“四川样本”,就意味着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因此,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开拓一条发展的新路,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一定很多。而如何“接着干”,正像报道中所言,首先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将创新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其次,要在统筹上继续努力。同时,还要在“实”字上抓落地。

  四川在“国家试验”中脱颖而出,展现的是勇于改革创新的四川效率和四川精神,这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试验”未来的任务更复杂、更艰巨,涉及的内容也将更多、更广,因此,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依靠创新驱动,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使更多的“四川造”诞生,并使其更有竞争力。对此,无论从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完善金融体系,还是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抑或是强化信用机制,评价体系等,都需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四川已经走在“国家试验”的最前列,却也理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成绩不易,但保持荣誉更难。目前,“国家试验”的“四川样本”已初步成型。唯有在统筹推广和深化拓展上再下足功夫,才能使“国家试验”中的“四川造”更耀眼,这不仅为治蜀兴川增添活力,更能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助上一臂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