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对部分高校开设“恋爱课”切莫误读
http://www.scol.com.cn(2019-2-16 9:26: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当大学新生看到课表上赫然列着“恋爱课”时,是憧憬还是躲避?是不屑一顾还是充满期待?据了解,已有多家高校开设恋爱指导公开课或选修课,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却慢慢消失。近年来,开设恋爱课程的高校不在少数,内容涉及心理学,恋爱技巧,恋爱经济学,婚姻与家庭等方面。开设恋爱指导课程是否有必要,谈恋爱用不用教?记者在采访中,对开设恋爱课的不同观点交锋激烈。(2月15日《工人日报》)

  先看国内部分高校如何开设“恋爱课”。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课程设定84人上课,实际报名接近500人。2015年郑州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爱情心理学”的选修课,一经开设即爆满。次年,天津大学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正式开讲,开课单位为校团委,该科目占两个学分。此外,南京大学的“校园恋爱公开课”,西南政法大学的恋爱选修课等也陆续开讲。

  但请注意,这些与恋爱有关的课程,除了天津大学校团委开设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外,都属于“选修课”,并没有学分,且课时也很少,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与“讲座”之类所占用的时间差不多,看似是对大学生心理、情感、健康、人格、人生等方面教育的一个补充。像复旦大学开设的“恋爱课”,其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涉及到“关于爱情”的部分,于是也被理解成“恋爱课”。

  可见,一些高校开设的“恋爱课”,实际上仅是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生理学等学科的一个部分,只不过在涉及到“恋爱”方面时“聚焦”了恋爱而已,是根据需要而侧重了“恋爱”部分。又由于“恋爱”这个词比较敏感,尤其是在大学的课程中出现,由此才引起很大关注。事实上,不仅在心理学等学科中会涉及恋爱内容,恐怕所有学科,或多或少都与“恋爱”或“爱情”有关——有意或无意都会涉及到,只不过是讲多讲少的问题。而把“恋爱”单拿出来讲,内容会更丰富,也更能吸引人。

  一般来说,讲授“恋爱课”的老师,其本人未必就是婚恋高手甚至恋爱专家,自身也许都会有婚恋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恋爱课”至少能运用心理学等学科的一些方法,启发学生加深自我了解,对自身的成长做一些有益探索,普及婚恋常识,培养理性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对其今后恋爱顺利乃至建立幸福家庭,过高质量生活无疑有帮助。

  正像有老师指出的那样,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跟传统的课程是不一样的,老师不是要直接去讲,而是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来帮助他们做引导和总结,传递一些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尤其是恋爱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所以,如何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这对授课老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可见,本着与学生探讨、互动,再引导、总结的授课,而非采用灌输甚至“指导”方式,这样的课程看似更符合实际。这也是多数家长认同“恋爱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对高校“恋爱课”不认同的家长也不在少数,理由是:“现代学校制度原本就有谈恋爱的属性,而谈恋爱本身是人生体验课,是教不得的。人生有起有伏,感情有得有失,再正常不过,家长学校不要太敏感,放手给孩子成长就好。最应该开设的是性行为健康安全课,还是从科学和人伦的视角帮助迷茫不知所措又无知无畏的孩子们。”但不认同就可以建议孩子不选修,毕竟,“恋爱课”大都不是必修课且课时很少。由此,别一听到有高校开设“恋爱课”就视其为洪水猛兽。大学开课的多样化值得肯定,对 “恋爱课”切莫误读。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