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四川亮出脱贫攻坚的“绣花功”
http://www.scol.com.cn(2019-2-25 14:16: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来抓。在脱贫攻坚“硬骨头”面前,四川全省上下精准发力,精细“绣花”。“飞针走线”中,一幅幅奔向小康、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2月25日《四川日报》)

  从2017年的全国两会,到今年即将开启的全国两会,两年时间疾驰而过,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却深深扎根在蜀中大地。2018年,四川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突破了4万亿大关,而且实现104万贫困人口脱贫、3513个贫困村退出,30个计划摘帽贫困县达到验收标准。成绩的背后既有扶贫干部群众的砥砺奋斗,也有四川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绣花功夫”,在“飞针走线”中,在绘就小康画卷中,四川亮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

  因地制宜。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虽然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脱贫难度,但就四川的脱贫攻坚实际来看,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便同样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彝区和藏区,也因为气候、土壤、道路交通等资源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状况。如果按照一个模子,按照一个标准来搞脱贫攻坚,就会适得其反。

  精准扶贫这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原则,但要落实精准二字却十分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各地情况的精准把握。以悬崖村为例,从资源条件和各方面情况看,都是一个短板,但悬崖村却在“悬崖”上进行深度挖掘,因地制宜的推出了悬崖村旅游,搞起了户外攀岩,搞起了乡村旅游,引进旅游公司,修建旅游索道。正是这种结合实际的开拓创新,才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改进方式。脱贫攻坚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模式,也要敢于开动脑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实效。针对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扶贫方式。比如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四川举全省之力集中攻坚。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精准脱贫要求,出台标本兼治的34条特殊支持政策,选派5700余名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进行综合帮扶。这是一种有效的脱贫攻坚模式。

  并非所有的地区都能够打这样的集团战和攻坚战,比如在一些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稀少的地区,即便再使劲也无济于事。于是就出现了“飞地模式”,本地资源难以利用,那就借鸡生蛋,那就搞飞地产业。不仅在易地搞飞地扶贫,而且在县内也可以搞飞地模式。比如炉霍县探索出来的 “飞地智能蔬菜大棚”模式,这就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必须依靠外力,但也并非是一味的依赖外力。通过外力拉动,驱动贫困地区自我加力,自我更新,才能激活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

  四川把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统筹起来,把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正是这两个“起来”,不仅治了标,而且还治了本。着眼长远,着眼产业发展,着眼群众自身的动力活力,让贫困群众自己行动起来,主动去想办法,主动去脱贫致富奔小康,尝到甜头之后的群众自然就有强劲的动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