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保健行业亟待用监管“保健”
http://www.scol.com.cn(2019-1-14 7:52: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川报观察《两会问吧》栏目,涉及健康的话题很火热。网友“小七”发帖说,“现在保健行业套路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各种会销、直销甚至传销层出不穷,许多产品不仅不能‘保健’,反而会‘损健’……各位代表、委员有何高招?”(1月13日《四川日报》)

  保健品先要保证自身“健康”,才能确保消费者健康。斩断“坑老”的黑手,必须对保健品市场“去伪存真”,让虚假宣传和劣质产品在“监管的水池”中“裸泳”,从而昭然若揭、无处藏身,这样才能让保健行业实现长期“保健”。

  近年来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去年还“荣登”消费投诉的榜首。巨大的市场和高额的利润催生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虚假或夸大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等问题。从鸿茅药酒到前不久的“权健事件”,“坑老”现象一再暴露出有些企业利欲熏心、无视规则,挑战了道德和良知底线,成为社会诟病。

  目前保健品诈骗主要的坑骗对象还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容易被欺骗。尽管诈骗手段并不算高明,大多以小恩小惠为诱饵,比如优惠、旅游等,但仍有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一场“专家会诊”、一次“体检赠送”、一些小恩小惠的礼品,加之“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试用”引消费者上钩,最终“馅饼”变成“陷阱”。

  追根溯源,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原因是保健品行业准入门槛低,审批又相对简单,而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导致对保健品市场监管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存在“盲区”。因此,要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建立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同时常态化开展巡查和联合执法等方式,让监管没有“模糊地带”,让保健品没有“蒙混的空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保健品市场的骗子多么狡猾,最终都会落入法网。监管部门要当好“猎手”,对虚假宣传、商业欺诈、诱骗消费者购买等进行动态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力处罚,把骗子清除出营销队伍。同时,应强化对批号的跟踪管理,防止未获批号的保健品销售流通,从而让监管“跑”在问题前面。

  当然,遏制保健品乱象,还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消费者辨识能力,进一步去除保健食品市场的“虚火”。同时,尽快完善保健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二维码的形式,设置生产资质、防伪标识、销售层级等信息,并且通过官方平台可查验真伪。这样,保健品是真是假,便可“一扫了之”,从而让消费者“擦亮眼睛”。

  惩恶才能扬善,激浊才能扬清。面对不良商家惯用的“虚假包装”和“洗脑伎俩”,监管部门要善于“揭穿”,重拳出击,让“害群之马”无处遁形,让保健行业永远“保健”。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