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教孩子防骗的副作用
http://www.scol.com.cn(2018-12-25 7:56: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马长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江苏镇江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举行了一场“防拐、防骗演练”活动。园方介绍,本次活动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开展,邀请家长志愿者扮演素未谋面的“人贩子”参与。志愿者有的携带糖果、小点心,有的携带玩具进入各班教室,以带孩子们出去买玩具、买零食、玩游戏等为由,对幼儿进行“哄骗”。“在不到20分钟的过程中,成功骗取了共46名小朋友到幼儿园大门后”,园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被“拐骗”的“宝宝”,有些是全班出动,有的则是三五成群,一个个兴高采烈。孩子年龄越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越弱。报道指出,防拐防骗的教育,亟待加强。(《扬子晚报》12月24日)

  我们经常看到关于儿童失踪的信息,这几年微信群里经常有转发找人的信息,这似乎足以证明,防骗防拐卖教育意义重大。所以,防骗防拐卖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考验儿童的防骗能力,提醒家长防骗也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是小学和初中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家长教孩子防骗防拐卖就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把孩子带到大街上故意撒手,让孩子亲身体验,在实战演练中学会防骗。防骗,尤其教育儿童防骗防拐卖,简直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普法不过是官方的宣传口号,而防骗是全民性的自觉行动。但是,骗子导演的故事还是层出不穷,人贩子在大江南北神出鬼没,小孩子被骗遭拐卖还是一起接一起,关于行骗受骗的故事汗牛充栋,要是办个“防骗防拐卖报”什么的,估计报料的能把新闻热线打爆。防骗教育究竟帮助多少人逃出骗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被骗?难道我们的防骗教育还不够普及不够深入吗?抑或防骗教育泛滥而导致人们疲劳麻木不知所措?防骗防拐卖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家里讲学校讲社会讲,太多的防骗办法快把小孩子的脑袋塞满了。这一次幼儿园的实验会不会让该幼儿园的孩子们从此有了防骗意识呢?

  一次实验发现孩子们容易受骗,尤其一个地方发生一起儿童失踪案,当地往往马上就对孩子们一阵风恶补防骗防拐卖“常识”,叫人觉得好像小家伙丢了,他自己也得负点责任,要是他多一点防骗意识,多掌握一些防拐卖“常识”就好了,有些说教则给人印象是家长对孩子的防骗教育还不够重视。老百姓也都是阿Q似的大骂人间蒸发了的人贩子一通之后,赶紧回家千叮咛万嘱咐地教孩子防骗。人们很自觉地把防骗责任都揽在自己头上,丢了孩子的家长也往往堕入自责的深渊。人们都忘了有关部门为保护孩子已经建立的“防火墙”,也没闹明白,为什么每年那么多孩子丢失,人贩子“翻墙”易如反掌,“防火线”都没碰到?而有关部门还凑热闹起哄,语重心长地提醒家长们多加小心,千万莫忘防骗教育。我也愿意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尽力寻找失踪儿童,不会转嫁责任推卸责任。少了有关部门的合作,你就算找到自己的孩子,也难抱得回来啊。前几年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亲爱的》中,主人公找到了自己孩子,却没及时跟有关部门联系,差点被人打死。

  这事叫我联想到性教育。近些年时常有人提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预防性侵,然而,你这边很认真地对每个孩子都讲了不少性常识,也许还顺便搞了一点普法教育,那边却又把孩子交给基本不受监管的色狼代行监护,能预防性侵发生吗?莫非谁以为孩子会紧急普及性知识感化色狼?性教育本身并非为了预防性侵,而是一个健康话题。防骗教育恐怕也是这样,如果对孩子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制度保护乏力,不舍得建立全国统一的失踪儿童信息平台,寻找不够上心,对人口交易行为的惩处不彻底,就算把小孩子脑袋变成防拐卖硬盘,怕是也逃不过人贩子的魔爪。

  防骗防拐卖,简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城里许多家长不知是对孩子不够放心,还是对防骗教育失去信心,不少孩子十来岁了,仍然被画地为牢,没有大人陪护,就只能在小区甚至小院之内玩,要么就是不能走出家门,不能远离家长视线。一些孩子甚至不被允许跟左邻右舍的孩子玩耍,不让孩子到别人家,也不让别的孩子进自己家,有家长经常反复交代孩子不能告诉小朋友自己家里的情况。有些人跟住一个单元走一个楼道的邻居从来不打招呼,住几年十几年还是陌生人,称之为“以邻为壑”也不为过。有的家长外出,就把孩子反锁在家里。一些家长恨不得孩子小乌龟似的整天缩进沉重的壳里。孩子就成了家长手里的一个风筝,完全失去了自我空间。这两年儿童电话手表的畅销也是一个证明,很多家长每时每刻都在监控孩子的行踪。很多孩子也受了太多的防骗教育,何况不时就听说有儿童被拐卖案件发生,一旦外出,就小刺猬似的时刻绷紧防御神经,看到的每个陌生人都有拐卖儿童的嫌疑,看到一张微笑但陌生的脸,可能更疑心人家不怀好意,当然不会报之以友善的笑容。走出家门,整个世界都是陷阱。没有信任,不可信任,不敢轻易把小小脑袋探出窗外,唯恐人贩子神出鬼没,到处都弥漫着恐怖气氛,稚气的好奇之心也随之悄然消失。有的孩子即使跟着家长走到大街上,眼神也充满了惊恐不安,会对一个无意间碰了他的人怒目相视,甚至对陌生的眼光报之以敌意。城市里大多数孩子上学放学家长都要接送,哪怕只有几百米的路,也还是小心一点保险,谁知道校门口拥挤的家长中有没有混进一个居心不良的骗子?无论家长还是孩子,整天都提心吊胆。防骗防拐卖使很多人都有了心理阴影,谁也不敢保证自家孩子不会被扯进那二十万分之一,那比中大彩的机率要低,但比被天上掉石头砸中的机率大得多了。

  虽然很多人的生活总体上还算幸福,孩子也总是很快乐,但不时就会有人口拐卖恐惧的阴影突然袭来而被扫了兴致。比如旅途中,孩子本来该多么高兴啊,但不时被提醒要警惕点什么,一路就这么紧张地提防着,不敢跟人交流而无聊焦虑,这样的旅行一点都不轻松。“拐卖”,让多少人都堕入恐惧之中,这也是一种社会恐惧,我们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恐惧气氛中长大。

  我经常听有家长抱怨孩子不懂礼貌,不知道主动问候客人。这不就是因为孩子被教育不能相信任何陌生人的一个后果吗?得不到家长许可,很多孩子都没有跟陌生人主动沟通的勇气。有的孩子在大街上跟大人失散后,只有恐惧,不知所措,一个劲地哭,不敢向周围的人求助,甚至有孩子在别人主动询问时仍不敢说出家长电话和家庭住址。我认识一个年轻的军人,一次他在一个车站,忽然一个妇女把提包放他面前叫他帮助看管一会儿,然后径直去了卫生间。他感到很奇怪,那妇女根本就不认识他,怎么就敢把东西让他看管?他小时候受过很多防骗教育,直到上了大学,他父母还经常嘱咐他外出要小心,可以说他从来就不信任任何陌生人,怎么就成了别人的信任对象?他连自己的身份都忽视了。这些受了太多防骗教育的孩子小时候不相信陌生人,长大对身边人也往往缺乏信任,进而对整个社会都失去信任,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没有信任,一个人如何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的社会又如何能形成良好的信任氛围?

  我并非反对教孩子有点防骗意识,毕竟现实不那么叫人乐观。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存在肥沃的人口拐卖社会土壤,你就是把每个孩子变成“智能机器人”,恐怕他们也保护不了自己。就算把防骗防拐卖编成口诀,让每个孩子都背得滚瓜烂熟,也挡不住人贩子的黑手。何况被拐卖的主要还是一两岁两三岁的婴幼儿,那就怪家长防骗防拐卖意识不够了?要不像科幻故事一样,给每个孩子胳膊上都埋进一个跟踪芯片?干脆再科幻似的建立一套社会信任系统?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