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用精神文明点亮人民群众的幸福梦
http://www.scol.com.cn(2018-12-11 10:53: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2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建设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月11日《四川日报》)

  建设幸福美丽和谐新农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四川先行先试,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三农”服务为主线,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加大投入、盘活资源,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这次四川省委召开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又对全省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新部署、制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希望,为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然而,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的新课题,在具体实践中还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笔者认为,用精神文明点亮人民群众的幸福梦,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涵。

  培育乡村精神文明,要搭建丰富的学习教育平台。未来乡村之美,美在山清水秀,美在环居宜人,美在民风纯正。检验乡村振兴发展成效,不仅要看群众腰包是否真正“鼓”起来,还要看人们的精气神是否真正“活”起来。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培育精神文明来助推乡村振兴,而精神文明培育首先又离不开平台设建。比如,可利用已有的乡村广播、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点、文化活动室,宣传专栏专报等实物载体,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文化学习、接受教育的便利机会。当然,学习平台再丰富,若长期无人问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故而,只有全面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率,才能保证以精神文明推动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果。

  培育乡村精神文明,要创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乡村振兴发展,始终离不开“和谐”这个关键词。为此,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创造团结、和谐、友善、互帮、互助的生活氛围,体现人们对法治的敬畏、对道德的遵从、对理想的认同。就方法措施而言,除开要有相关的制度约束,在乡村治理上下功夫之外,还要形成一套切合地方实际、展现地域特色的激励手段。比如,可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导向作用,通过村民自治,引导群众向善、从德、感恩、奋进,顺利推动移风易俗;也可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互评互比、适度奖赏,教育引导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培育乡村精神文明,要确保物质与文化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首先需要物质基础作保障。只有当人民群众丰衣足食了,才能产生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才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往往又受益于优秀文化的涵养。说到底,乡村振兴离不开物质振兴,物质振兴又依赖于思想振兴,思想振兴更受助于文化振兴。通过文化对心灵的浸润,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则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这时,所有人都会成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奋斗者、奉献者。因此,只有将物质创造与文化供给有机统一、协调推进,形成互补优势,才能促成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