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天府绿道的成功实践给人厚重启示
http://www.scol.com.cn(2018-12-6 11:27: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2月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哒哒哒哒”的响声,旋翼缓缓停止,“川报号”直升机在成都青龙湖公园完成全国主流媒体航拍四川大型采访活动成都站的航拍飞行,来自全国6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在百米高空俯瞰了一条不一样的成都天府绿道,“川跃四十年 再瞰新天府”全国主流媒体航拍四川大型采访活动成都首站圆满结束。(12月5日四川在线)

  一座现代城市,不能只有冰冷的钢筋水泥筑成的大厦,更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暖意,才能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成都是中国西部快速发展的中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城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正通过提升和完善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文创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提高综合竞争力,自然不可或缺绿色之韵,生态之美,因而,承载着成都绿色发展愿景、承载着市民绿色生活梦想的天府绿道,无疑就是其中的加分项。

  作为2000多年来一直没有更名的城市,成都的气质已经融入到历史、文化、艺术、自然风光、美食、民俗之中。而分布于成都1.4万平方公里市域的绿道,犹如绵延互通的“血管”,将城市的河流、公园、社区、文化中心等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生命力蓬勃的城市绿色大网络,呈现出的是一幅望山、见水、观田、游林、赏花的诗意图景。穿行在这条绿道上,不仅可以欣赏到天然的生态美景,更是可以领略成都的历史文化。用“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来形容行走在天府绿道上的感觉最为恰当

  也正因如此,天府绿道,得到了来自全国6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的热捧。正如报道所言,本次航拍成都以全球最长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为主要载体,一天半的行程中,从锦城绿道江家艺苑到桂溪—锦城湖公园绿道,再到盘古玉石园(玉石湿地)、青龙湖公园,观看川剧表演、与外国友人交流、攀爬车竞速赛、乘坐“川报号”直升机……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主流媒体记者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视角一览全球最长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了解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天府文化,感受成都不一样的生活美学。这也给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机会,通过大量的报道,把天府绿道的绿色之韵,生态之美推向全国及世界,展现了一个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成都,一个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成都。

  放眼今日之世界,绿色正成为城市生态圈的标配,譬如:新加坡正从“花园城市”转型为“城市花园”;美国东海岸在建约4800公里的高规格绿道,可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德国鲁尔区的绿道计划,则让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为美景胜地。而成都的天府绿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在全域规划形成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的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和慢行系统,再现《蜀川胜概图》的天府胜景,实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把绿色这一标配诠释得淋漓尽致。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好天府绿道,成都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把各种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绿道串联起来,形成“景物相连、移步换景”的绿道网格,就能让城市形态更美丽、环境更宜人、交通更绿色、魅力更彰显;只要结合地域特点,打造集旅游、人文、休闲于一体的景观绿道,展现本地的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等景观特色风貌,使城市与乡村,现实与历史,自然与人文,传承与保护串成一线,互联互通互享,使绿道之美惠及市民生活,就能让市民在碧水蓝天、绿树繁花的美丽风光中,享受有品质的生活,走向更加幸福的明天。(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