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流浪汉捐资助学”,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意种子
http://www.scol.com.cn(2018-11-28 8:42: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宁波是爱心之城,爱心之举时有发生。在鄞州白鹤派出所接待了一名特殊客人:一名流浪男子到所里捐出1000元,请民警帮忙转交给困难学子。这一爱心之举瞬间感动身边人。盛情难却,民警徐勇只能先收下这笔捐款。这一幕恰巧被前来接待大厅办事的群众看到,受其感染,他们也纷纷捐款,其中一名女子当场捐了1000元,还特意去买了吃的喝的递给流浪男子。这起新闻引发市民热议后,记者再次采访了流浪哥,他说,希望不再关注我。(11月27日《现代金报》)

  “流浪汉捐资助学”,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民警被感动了,盛情难却收下了捐款;市民被感动了,纷纷参加捐款行动;还有的市民去维护流浪汉的善心,汇报给他的是“食品和饮料”。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位流浪汉大哥,在收下了市民的爱心之后,还执意留下20元钱作为“饭资”。

  “流浪汉捐资助学”,何以感动你我?在人们印象里,流浪汉就是一个只知道索取的群体,有的人站在十字路口“索要钱财”,有的人用悲情表演换取爱心,有的人不思进取,即便自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也要依靠要饭为生。可是,恰恰是流浪汉展示给了我们善意的一面。这位流浪汉虽然自己本身就十分不容易,在听说当地有困难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竟然将乞讨来的1000元“大方”的捐赠出来。感动你我的不仅是1000元的捐款,还是流浪汉心里萌发的善意的种子。

  这种善意的种子,让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爱心。我们为流浪汉的善意而感动,但是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给流浪汉群体贴上的歧视性的标签。我们总是认为流浪汉有着种种问题,不是瞧不起他们,就是避而远之。这种“社会标签”式样的歧视,是需要好好反思的。我们没有权力给任何群体张贴“歧视标签”。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真心敬畏。

  我们还看到的是,其实所有人的善意都是能够被激发出来的。只要土壤合适,只要环境合适,在遇到了适合的环境之后,善意的种子都能够在人们心间萌芽。就像“流浪汉捐资助学”现场一样,很多办事的市民其实是没有捐款想法的,可是看到了“流浪汉捐资助学”的场景之后,就都被感动了,在现场进行了捐款。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倡导人们助人为乐的时候,该如何激发人们心中那颗善意的种子。

  每年冬季,各地都会举办“一日捐”活动。可以说,“一日捐”活动是个不错的活动。但是由于“一日捐”活动被一些地方滥用了权力,导致了市民的方案。难道都是这些市民没有爱心?其实不然,不是市民没有爱心,而是爱心需要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强迫。“流浪汉捐资助学”引发爱心如潮,说明奉献爱心的激发方式需要多些情感的激发。

  爱心不分贵贱,群体不分贵贱。“流浪汉捐资助学”留给我们的不能只是感动,还应该是反思。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意种子,善意的种子应该在所有人心里萌芽,社会更该去善待这些善意的种子。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