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问题整改不能总在“问政”后
http://www.scol.com.cn(2018-11-12 8:18:3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陆仁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自“电视问政”“阳光问廉”等节目搬上银幕,就成了公众关注时政、诉说民生、评议干部政绩的又一平台,而媒体和有关部门对节目曝光问题的“回头看”,也就成了考量政府部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

  不知大家是否关注到这一现象。在每次“回头看”中,总不乏有干部说出“节目播出当天晚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做出相关部署,一周内完成了整改”等类似言语。政府部门立行立改、真抓实干固然可喜,但群众数月、数年难办的问题短时间内整改到位,不啻于一记响亮的耳光,难道问题真的只能解决在“问政”曝光之后?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其实细看这些问题,大多都需要几个部门协同配合解决,但在“问政”之前却不乏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的状况。为何“问政”之后一下子就能解决了?无非是因为问题有人牵头,各部门干什么、什么时候干完,都给出了明细账,少了彼此的你推我让,问题自然就不再麻烦。

  百姓常讲,“老大难,老大发话就不难。”隐喻的是个别干部工作缺乏担当,喜欢把压力层层上交,或者用“管不了”“没办法”搪塞,非要等到上级领导发话才能快速办理。从责任分工来讲,这样做或许情有可原,但从服务群众角度看,这样做却十分不妥。

  理应看到,各部门把群众诉求当作皮球踢来踢去,不仅无利于问题解决,还会让问题越拖越严重,等到媒体曝光之后再来解决,就不只是要办、要办好如此简单,涉事干部以及相关责任领导也少不了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更重要的是,群众诉求遭到的每一次拖延,都会让干群关系受到影响,轻则让群众对干部充满反感,重则让群众对政府公信力丧失信心。干部要想挽回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就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加以弥补,着实得不偿失。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权责的绝对界定,其实都属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容之一,而这也就是“老大难”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不变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都是群众的“勤务员”。要担当好这一角色,不能让群众诉求久拖成“疾”,更不能让问题整改总出现在“问政”之后。党员干部多一些主动担当、少一些事不关己,政府部门多一些上层协调、少一些群众跑腿,解决群众正常诉求并非难事。

  想干事,才能干成事。希望各级党员干部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把群众诉求当作干事创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真研究、真整改、真落实,坚持解决问题在一线,矛盾纠纷不出乡镇,或许今后走上问政类节目的党员干部将更有底气,可以坦然交出一份令公众满意的答卷。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