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笃于在“匠心”中挺起中国脊梁
http://www.scol.com.cn(2018-11-29 9:13:1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经历数次转型,迭代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业已成为制造业大国。40年来制造业的“嬗变”,对于70后的龙小平和80后的郭亮,可谓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参与者。他们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共同秉承着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四川在线)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有纵横驰骋的改革者,也有笃于匠心的科技工作者。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支撑,在40年的飞速发展中,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正是他们的这种匠心精神,为中国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

  匠心源于梦想牵引。对于龙小平与郭亮来说,他们所成长的年代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推进的时代,他们并不缺乏改革的智慧与勇气,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有梦想才有力量。迫于生计的龙小平18岁顶替父亲入厂,在“当时就在想我能不能操作这些机器”的梦想引领下,选择当一名车工,并且一干就是30年。而郭亮则源于小学四年级在心中种下的航天梦,从考飞行员的失败,到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了他的科研人生旅程。从博士到博士后,从军工企业到自己成立公司创业,正是儿时梦想的牵引让他们走向了成功。匠心与梦想结缘,改革发展就有了源头活水。

  匠心源于默默坚守。年轻的龙小平在车床边一站就是10来个小时。30年来,龙小平从手工制造“转型”数控机床,身上的伤痕从指尖一直到眉梢,无数次的痛苦成就了一颗匠心。本科毕业后的郭亮在导师的劝导下选择了深造研读,即便后来自己成立了公司,他又一次进入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开始了博士后研究工作。正是这种甘于寂寞和坚守,才成让他们的匠心愈发笃定。不为眼前利益所心动,不为外在名誉所牵绊,精益求精,专心致志搞科研,用匠心打造着国之重器。

  匠心源于创新推动。从手工制造“转型”数控机床,龙小平硬着头皮学理论、学制图,从国产大飞机C919横梁与底座之间的拉杆,到中国核电发展关键部件的攻坚,他带领团队一次性攻下这项此前被日本垄断的锻造技术,填补了国内核电市场空白。身处军民融合的新兴智能产业,郭亮的公司员工从最初的10余人增长至近200人,平均年龄不到29岁,核心研发团队80%以上是硕士及博士生,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十大领域,既有龙小平涉足的高档数控机床,也有郭亮沉迷的航空航天装备。正是创新推动和匠心呵护,让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让中国智造走向了未来。

  潮起东方。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会越开越大,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就会越迈越快,无论是对于科技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我们都应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呵护着这种匠心精神,把工作做细做实,为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