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18同事随礼1314有悖道德公允
http://www.scol.com.cn(2018-10-24 7:50:4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老家湖北如今在渝北工作生活的小徐,不久前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结婚摆宴席请大家吃饭,本来是件高兴事,可新娘小徐公司里的18个同事,合起来给她发了1314元的红包,并祝她和丈夫一生一世。“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要随礼300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看到红包的那一刻,顿时有种被欺负的感觉(据10月23日《重庆晨报》)。  

  结婚随礼是再平常不过,按照传统随礼“约定成俗”的规则,先随礼的亲朋好友,在结婚或遇到相同人生大事的时候,收礼的一方不仅应当“还礼”,且“还礼”的金额还应当略高于当初收礼的价值,这既是一种礼尚往来,同时也体现出相互之间友情的不断深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特别是遇到红白大事,这种“还礼”高于当初收礼的习俗,既体现出坊间的情感维系,更有一定的“互助”性质。  

  坊间普通家庭,在结婚、生子、建房、老人去世等需要大额经济支出的时候,发帖邀请并操办宴席款待亲朋好友,其真正目的除了向亲朋好友“昭示”以外,更希望获得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而凡是能够前来赴宴的亲友,也会心照不宣的根据自身经济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的友情深浅奉上相应的礼金,收礼家庭不但要盛情款待让对方“吃好喝好”,在得知对方需要操办类似宴请时,也会主动在原收礼金额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去“还礼”,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坊间一种传统的婚俗随礼文化。一般情况下,还礼金额不仅要高于当初所收下的礼金,体现出彼此友情的不断加厚。还礼金额等同当初收礼特别是低于曾经收取对方的礼金,不但会让对方感到不快,传出去双方都会被令人耻笑。还礼人会被认为“不懂事”,而收礼的一方也会被认为“为人处事有问题”。  

  很显然,在公司同事有人结婚办事需要随礼时,小徐至少都奉上300元,但在小徐举办婚宴邀请同事们前来“还礼”时,公司18位同事合起来才给小徐发了一个1314元的红包,“寓意”虽然喜庆,然“含金量”委实不足,人均居然还不足100元,而且连小徐最需要的“人场”都没有满足,仅去了“两个代表”,这事无论摊在谁的身上都难免添堵和尴尬。有网友认为,太看重随礼,反而搞丢了婚宴的本来意义,甚至成了“死要钱”,让婚宴完全变了味。但笔者却不这样看,常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徐18位同事曾经在收取小徐最少300元随礼金之后,既要珍视同事之间的这份友谊,更要有对小徐结婚时“还礼”的心理预期,单纯认为小徐太看重随礼,不仅对小徐不公平,也是对小徐同事“做人不厚道”的一种袒护。实际上有不少人正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私。  

  的确,包括小徐在内,我们所有人都不应当太看重随礼,但前提是不要收礼的时候“见钱眼开”,在需要还礼时故意缩水还向对方强调“礼轻人意重”。18位同事每人在面对小徐至少300元礼金时,如果真正重视同事友谊,要么婉拒,要么在小徐结婚时从重“还礼”并主动赴宴祝贺。然他们不但选择了集体“回避”,还合起来象征性的发个1314元的红包,这就不难看出,真正太看重随礼的不是小徐,恰恰是小徐的18位同事。  

  道德,说到底还是基于公平的一种处世准则与道义,虽然这种“公平”有些抽象,并不单纯指向经济价值,帮助他人收获快乐是一种公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余香”也是一种公平,按照这个逻辑,小徐曾经向18位同事每人至少随礼300元,最后轮到自己结婚,18位同事“人未到、礼缩水”,这不仅是对小徐的一种“欺负”,也有悖道德公允,更灼伤了同事间的友谊。婚宴的意义在于分享喜悦、获得祝福,而这种分享与祝福更需要厚道与真诚。(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