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博物馆岂能成为“祈福之地”?
http://www.scol.com.cn(2018-10-23 8:03: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网传一段视频显示,甘肃省博物馆“天马西来”后台展池中散落着一元、五角等面值不等的纸钞和硬币。展品上堆满纸币的现象并不是首次出现,此前就有媒体披露,游客在展出的佛像周围投掷钱币祈福,博物馆被当成了“祈福之地”。(2018年10月23日科技日报)

  我们常见是一些寺庙摆设投币设施,供游客“许愿”“祈福”,此处似乎无可非议。然而,游客来博物馆投币“祈福”,就令人不可思议了,真是荒唐之极!

  博物馆是何场所?就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且说甘肃省博物馆,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馆内陈设着魏晋至清代大量珍贵佛教文物,其中佛教艺术展览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全国十大精品展之一。据博物馆方面介绍,设置“天马西来”这个展馆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佛教,了解丝路”。显然,在此投币“祈福”,属于无知。

  或许投币“祈福”者认为,该博物馆展馆与“佛教”有关,但莫忘宗教非迷信,佛教更是否定宿命论,它认为人有命运,但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按其理论,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佛教给予人的不仅有超逸的处世态度,更是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宋代大慧宗杲禅师就提倡以“忠义之心”入世,欲激励人们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可见,佛教蕴含着辩证法和科学精神,在佛教前投币“祈福”,无疑是抱错了“佛脚”,更是对佛教精神的玷污。

  从北京故宫博物馆到各地博物馆,这些年各地都十分注重博物馆建设、维护和发挥其社会作用,前两年央视《国宝档案》等栏目的播出,让国人了解了许多国宝,同时也了解了博物馆的基本意义,博物馆实则成为展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技术的一个公共场所,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博物馆投币“祈福”,这一现象反映出一些游客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也反映了全社会的公众意识和科学信仰还有待提升。这是科学信仰、公共道德的严重缺失,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科学素养,分清楚科学和迷信、民俗和封建之间的界限。

  将博物馆当作“祈福之地”的行为,既荒唐、愚昧,又不利于文物保护,甚至会损伤文物。因此,绝不应该允许这种行为存在。一方面,作为公众要多些行为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莫以为投币“祈福”行为不是什么大事。另一方面,作为博物馆管理,也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制止游客投币,决不能默认。说到底,在于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大科普力度,加强公民文明和理想信念教育,要教育公民处处讲科学、文明,这样,社会和谐和文化自信才能彰显出来,投币“祈福”一样的愚昧无知才能退却。(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