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过有“姿”有“味”重阳节
http://www.scol.com.cn(2018-10-16 10:04: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殷建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易经》中,“九”被定为阳数,九九相逢,是为“重阳”,也称“重九”。重阳节的起源似与先秦祭祀有关。《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及至后世,重阳的民俗活动越来越丰富。《西京杂记》中这样描述汉代风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相传唐代正式将重阳定为节日,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因“九”与“久”谐音,寓意长寿,我国在1989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既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承续,又赋予重阳节关爱老人的新内涵。(2018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敬老是重阳节的主题。落实好这个主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应该有“姿”有“味”。

  有“姿”就是要有具体的姿态。敬老不能只在口头上,必须在实际行动中。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老人,去陪伴老人,去理解老人,去关爱老人。虽然现在我们都十分忙碌。但是,我们应该让“常回家看看”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的主题。尤其是重要节日前后,更应该如此。我们的单位应该大力支持,为子女感恩敬老人提供支持;我们的子女应该自觉行动,把经常陪伴老人当做生活的必然内容。一个视频、一个电话、一个快递、一次回家,等等。总之,重阳节敬老要看得见,摸得着,让重阳节敬老的姿态形象站起。

  有味就是要有味道,要有文化味、传统味、现代味。这里的文化味,可以是与老人一起聊一聊重阳节的的来历,重阳节的诗词,重阳节的故事,比如,舜帝以孝德闻名天下的传说,汉代将“孝”纳入选拔人才的考核,唐玄宗李隆基亲注《孝经》,清康熙皇帝大办“千叟宴”,以及身边孝敬老人的故事,等等,让老人在文化重阳中精神焕发,心情愉快。同时,对于传统习俗,我们要有传承,有创新。我们要在传统味中更好敬老。陪伴老人在传统习俗活动中,一起回味,一起享受。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比如登高、赏菊,等等。让老人其乐融融,感到到家庭的温暖,子女的亲情,生活的灿烂。过重阳节,也要过出现代味。让老人能够享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让老人的心也能年轻起来。带着老人去旅游,帮助老人学会现代的一些生活新用具。让老人在重阳节能够更好的享受到时代进步的发展红利,让老人与生机勃勃的时代发展牵手。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重阳节应该是敬老孝老爱老的学习节、复习节、创新节、总结节,践行节。我们应该让老人过一个有“姿”有“味”的重阳节,让敬老情怀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言行中,成为人生自觉,生活习惯,从而,让我们与老人一起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