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未回微信被辞退”无异于缘木求鱼
http://www.scol.com.cn(2018-9-19 8:05: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雪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有员工因深夜未能及时回复微信被辞退,引发不少人的讨论。微信是一种即时通信工具,现实中不少类似软件已经变成生活与工作的必备。如何把握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怎样保障劳动者合理权益,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议题。(9月18日 《人民日报》)

  工作中,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调侃:一到下班,各类通知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隐形加班”成为家常便饭,“24小时在线”成为基本标准,“盯微信群”成为规定动作。这些调侃,一方面凸显了一些上班族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工作效率之殇。

  “未回微信被辞退”无异于缘木求鱼。微信可以作为安排布置工作的一个有益补充,但不能成为全部,更不能要求员工24小时“盯着”。一方面,这种管理手段不够人性化,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不管你收到与否,我发了就默认收到”的逻辑显然不利于团结同事。

  在一定程度上,微信为加班披上了“隐形衣”。随着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下班后下达指令、布置工作、安排任务,微信工作群成了首选。有的上班族手机里的工作群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总会在不经意间发出查看消息的提示音,生活与工作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界越来越模糊。这其实不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长此以往,还可能引起员工的倦怠和反感,不利于工作高效开展。

  在工作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是减少“隐形加班”的釜底抽薪之策。为此,要善于研究所从事的工作,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握紧与之相匹配的“金刚钻”;要学一点统筹学,从华罗庚“烧水泡茶”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当多项工作叠加时,善于利用“烧水”的间歇,洗茶壶、茶杯,拿茶叶,避免“窝工”;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现实中,有的人可能因为某项工作不太急,往往会“拖一拖”,结果其他工作也纷沓而至,无暇应对,所以要立即行动,来一件完成一件,不要“攒活儿”;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形成顺畅的沟通机制,老板和员工、决策者和执行者要在“同一个频道”上,理念思路精准快速传达,信号不衰减,方向不跑偏,行动措施才能第一时间到位,工作效率才能实现倍增。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